证件查询:
搜索:
跑校路上
发布人:张卫东   更新时间:2023/3/7    点击11136次
  

张 军

 

       五十年风雨沧桑,五十年社会变革,五十年恍若隔世,五十年温饱小康。追忆五十余年前的六零后,再现二十一世纪的一零后,月还是周而复始的月,日还是出东坠西的日,百感交集……


 

 

       记得我十四、十五岁的时候,现在算起来也就是七五年左右,我在陈家庄公社跑校上初中。那时候上学条件十分艰苦,学校没宿舍住,一年四季,风里来雨里去,早上早早地起炕,不到六点就得到校上自习,中午在教室里凑合着吃点自带的饭盒子,一直顶到下午放学,尔后再原路返回,一天少说也得跑十里地左右,第二天照旧跑校。

 


       我村处于五台山腹地,登高远望,山连山山套山,千峰竞秀万巅争辉。离公社所在地陈家庄有五里地左右,马路多为土石沙,蜿蜒曲折,崎岖不平,社员们买个油盐酱醋啥的、到公社开会、驮炭、邻村娃娃们上初中都得走这趟路。路南是一条河漕沟,沟里怪石嶙峋,芦苇飘逸,不时有水鸟飞进飞出,河水“哗啦啦"向西流去;路的西南面是一座黑坳坳的大山,村里人叫“石人山",山上松涛阵阵、碧绿苍翠;山下泉水涔涔,水中有几只青蛙不时发出“呱呱"的叫声;路北山崖下有一座红墙绿瓦的五道庙,庙里供奉着几尊泥塑佛像,颇有几分神秘,常有香火缭绕,香味从庙中飘出,有时还能看到老妪老汉烧香嗑头;“石人山"的出口延伸到上学的马路上,常有石鸡、狐狸、狍子下山到路边饮水。曾听大人们说山里有狼和豹子出没,狼还进村叼走户家养的猪和鸡,说得神乎其神。记得我每每晨起上学或晚点放学走到山岔口时,头上的毛发吓得都直了起来,心里扑腾腾乱跳。

 


       有一年冬天,天黑的伸手不见五指,屋外西北风吹得呼呼直响,我家后山上的一只猫头鹰发出“咕—咕"的叫声,十分惨人。凌晨时分,迷迷糊糊听见我妈催促我还还(赶紧的意思)起炕上学。慌忙中我穿上衣服,拿上饭盒子,往里面盛了一把小米,放了两个山药蛋,撒了点盐巴,背上书包走出门外。门后有一根结实的柳木棍,每次上学我都提溜着,兜兜里还揣着捡下的小石子,用于撵狼呀,狗呀的,有时还点燃一根玉米秆秆,边走边晃,一是照路,二是吓唬狼,据爹娘说狼怕火,三是给自己壮壮胆。就这样,我和本家的一个哥哥紧紧依偎着,往公社初中走去。走着走着,我俩看见路南的河漕沟里有四个绿格盈盈的亮光,圆圆的,忽眨忽眨的,两只像狗一样的动物蹦蹦跳跳的向马路走来,尾巴好像是夹着的,还不时抬头“呜—呜"地发出一、二声嚎叫,吓得我和本家哥不敢前行。“是不是狼啊?"我低声问本家哥,本家哥哆嗦着说他也不知道是甚。忽见本家哥拿起他手上的棍子往地下抽,发出了“嘭嘭"的响声,并迅速掏出小石子“嗖嗖”的往闪光的地方扔,我也赶紧抄起柳木棍在地上抽打,并晃动燃着火光的玉米杆,说也凑效了,闪绿光的东西不移动了,我和本家哥也站在路上不知所措。正犹豫时,给村里赶车拉炭的二楞子(小名)赶着马车在后面喊我俩:“二小子、二小子,你俩上马车来,狼吃了捏俩呀!",我俩一下子窜上了马车。二楞子告诉我俩,那闪绿光的是狼的眼睛,是两只狼,狗眼眼不眨绿光。此时,我才知道我们是真碰上狼了。马也好像看到狼了,很受惊吓,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不时用蹄子蹬地。二楞子哟哟喝喝,不断在夜色中甩着马鞭,发出了“啪啪"的响声,声音在夜空中回荡。恍惚中,我感到二楞子有一鞭甩到我的脖子上,火辣辣的痛。两只狼似乎被鞭子声吓跑了,闪着绿眼逐渐消失在路北的山林中,此时的马走起路也平稳了许多。我坐在马车上,又吓又痛,也不敢说话,二楞子却大大咧咧说他赶车常遇到狼,甩两鞭子狼就不敢靠近了。马车在夜色中缓缓前行,走着走着天也放亮了,我和本家哥下了马车来到了学校。上早自习时,邻村跑校的同学都陆陆续续赶来了,我就问他们路上碰见狼没有,并说起自个遇狼的前后经过,同学们都吓得“啧啧"抿嘴,一阵唏嘘。后来这事在学校被传得沸沸扬扬,风声水起的。初中的王校长亲自将我叫到校办公室,问我遇狼的事,他还走访了一些大队干部和民兵连长。之后,各村相继成立了“打狼组”,民兵们沿山岔沟壑搜寻狼。不久后我听大人们说,大队民兵打住了一只狼,有许多村民还偷偷地吃了狼肉,并说狼肉不好吃,酸得不行。同时,王校长也给跑校的学生定了规矩,规定了一个村一个组,结伴上学、结伴放学,不能单人跑校。后来同学们上学你喊我,我叫你,胆大的男同学在前头引路,女同学胆小夹在中间,我和本家哥在后看着,每个同学依旧自带棍子,小石子、玉米秆,组成一支队伍,在夜色中嘻嘻哈哈、前拥后呼的向学校走去……
       两年的初中学习,我伴随着夜色、星星,听着风声、鸟鸣,还有同学们在一起的说笑声,读完了初中。毕业那一年,我以公社第一的分数,考上了县立高中,到城里住校上学了。
       从此以后,狼的故事就没有了,狼消失在附近的大山林里,再后来,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山间乡野,公社里有好几位能人在外包工挣了钱,给学校投资建食堂、建宿舍,邻村跑校的初中生终于安下心来学习了,跑校的历史也随之画上了句号。随着年岁的增长,我愈发思念二楞子大叔、本家哥,还有门后那条柳木棍,也不知那条跑校的路上再出现过狼的影子没有……

 


        作者简介:张军,军转干部,公安民警,大专文化。曾在报刋杂志发表诗歌、散文、报告文学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