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件查询:
搜索:
傅博宁:关于向人大常委会提交《土壤法》立法的提案的建议
发布人:彩虹   更新时间:2023/3/13    点击13488次
  

       编者按:我网设立“建言献策”板块,是专门为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服务了。但是,我网收到一个“建议”,不是两会的代表委员的大作,而是国家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高级工程师研究员傅博宁的建议。所以,我网特此发表此“建议”。今天是全国人大闭幕式发表傅博宁研究员的“建议”【关于向人大常委会提交《土壤法》立法的提案的建议】,期望广大读者喜欢、收藏。

       今天是全国两会结束的日子,明年欢迎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也积极参与我网的为两会建言献策的活动。

        新红网两会报道组(陈凉、陈龙狮、张卫东、那娜、魏春香、刘虹、凌哲)

       

       关于向人大常委会提交《土壤法》立法的提案的建议
 

       土地乃是国之根本,土壤乃是农业之根本。中国占世界6.44%的土地养活了19.27%的人口,保障土壤安全至关重要,关乎中华民族的复兴,关乎中华子孙万代的生命安全。为土壤立法,保护土壤安全的已经迫在眉睫。

       二十几年的“一号文件”强调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那么“土壤法”可以确定土壤在农业、在国民经济的法律地位。老祖宗留给了我们能够养活十几亿中华民族儿女的土壤,要用“土壤”法的庇护下留给中华民族子孙后代一个能够过上高质量生活的土壤。

       一、社会发展的需要

       从立法的角度:关于土壤方面的立法有环保部起草的法律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与农业农村部无关。从土壤是农业根本的角度而言,应该有一个想《土壤法》这样的上位法来支撑起农业的立法体系。
       从法律地位的角度:党中央国务院每年都以中央一号文件的形式来强调农业农村农民在国民经济当中的重要性,作为农业之根本的《土壤法》则在法律上加强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人民生活安全保障中至关重要的地位。
       从农业角度:土壤是农作物的生长的生命之源泉,用法律的手段保护土壤已经是广大从事农业生产管理的从业者的共识。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食品安全是人民健康的基本保障。土壤吃什么,我们就会吃什么,用法律的手段保障土壤安全就是保障食品安全。
       二、社会管理的需要
       从管理的角度:土壤的管理、评价、定性、保护、监管以及奖惩标准等,要做到有法可依,赏罚严明,有利于管好农业的命根子。
      《土壤法》的立法是一个非常专业,涉及面非常广的大事情,需要协调方方面面的利益,是国之大事,是农之大事,无论有多少困难,对其国民健康之安全,对国家之安全,中华民族未来之安全,都是需要我们之辈加以能力的。
       三、建  议
       就《土壤法》协调各个专业人员成立专门工作组,完成起草工作。期间可以选择一些省进行实行工作。

       本建议经我一年左右的时间调研、思考和酝酿,也就此想法征求许多专家和领导意见提出来的。因受我的专业水平、知识结构、理论研究和对国家政策法规的把握等因素可能有不足之处请见谅。

 

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退休职工傅博宁

2022年5月23日

傅博宁研究员的简历:

 


       傅博宁,1956年6月出生,2016年退休。退休前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高级工程师研究员,现任中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产业联合体顾问,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分会副会长。

       退休前主要从事在电子政务、农业信息化、电子商务、应用系统架构、业务模型设计、编码标准、产品追溯、物联网应用、大数据应用、云计算平台设计、移动互联网、冷链物流应用等信息化领域有深入研究,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曾与北京交大教授张铎共同编写了《物品编码》、《产品追溯》。

       我终身在信息化领域工作和实践,形成了一套信息化、互联网的思维模式。就农业生产而言对我来说是一个新的领域,而农业生产的智能化是未来农业必由之路。退休后主要在乡村振兴方面研究和实践信息化的新技术在生态农业、智慧农业、未来农业方面的发展和应用。在思考未来在被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农业应该是应该什么样子?未来农业的发展是一个是什么样?提出了未来农业就是一场游戏,一场“网络游戏”,将从根本上根本中国农业生产方式、科研推广模式。而这场“游戏”需要顶层设计,在其中的重要规则设计中,土壤规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参数。是给“土壤”立规矩。

       众所周知土壤是农业之本,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用自己的智慧改造了养育了十几亿中华儿女,保障了整个民族的健康,我们这一代责任通过法律的保护好中华大地的土壤,留给子孙后代,永保中华民族子孙的健康。

      

       消息来源:新红网报两会报道组

       责任编辑:陈龙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