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我的第二封感激信
发布人:彩虹   更新时间:2024-01-10    点击:157376次
  

林民涛


2024010606175514.jpg

林梅侠同志遗像(1928-2024)享年96岁

       编者按:2024年1月4日,中共川东地下党员、重庆博物馆离休老干部林梅侠同志,在重庆家中安然离世,1月7日在重庆市殡仪馆进行了简朴的遗体告别仪式。

2024011003161086.jpg

       当天晚上,我父亲陈昌的老战友林向北的长子林民涛再次为自己的姑妈林梅侠向他的五位至亲写了《第二封感激信》。

2024011002380267.jpg

       今天是“头七”,是中国人民祭奠前辈的日子,笔者觉得:在国人哀悼林梅侠老人的日子里,将这篇集爱国主义的感人短文、林梅侠的长子林泊洛代表全家在告别仪式上的发言和川人王钢先生在“永远的华西”公众号首发并通过“方志四川”转发的《起立,为江竹筠烈士最后一位战友林梅俠老人送行!》,分享给广大读者,请大家学习、收藏。

林民涛:《我的第二封信》

泊洛、咏白、小梅、林渝、小节:

        你们好!

        你们今日送走姑妈最后一程,辛苦了。

        这次不能亲临重庆给姑妈送行,我于2016年患上脑梗,身体不便,很是遗憾!

        前天给姑妈写的祭文《深切缅怀姑妈林梅侠》已在网上广为流传,到截稿为止,《澳门法治报》22.35万人次、《中国民生新闻网》197105人次和《新红网》126428人次,美篇5581人次。四个网络媒体的点击率已超55万3千人次。

        姑妈一生低调,这次全国有几十万人知道姑妈的离世和她的人品,让最后的她高调了一回。这也是我为姑妈做的最后一件让她满意的事。

        虽然我写的那点细节不足你们了解的万分之一,但我心已足矣。

        昨晨早餐时把祭文稿念给我同学时,忍不住悲从心来,失声痛哭,我也不知怎么啦?十多分钟才缓过神来。姑妈之去,是除我父母外最大的痛。

2024011002383777-scaled.jpg

此照片摘自林向北的著作1:林家铺子大掌柜廖玉璧的介绍

2024011002384540-scaled.jpg

此照片摘自林向北的著作2:林家铺子二掌柜、双枪老太婆陈联诗的介绍

2024011002382497.jpg

此照片摘自林向北的著作3:林家铺子的主要成员:陈联诗、林佩饶、林向北、廖宁君

       翻阅父亲的《往事难忘》1948年夏天,姑妈与我父母一起带着电台、药品等物资上华蓥山准备起义,她老人家为党做了很多事。

       记得2019年我和纪原去岳池魏家沟,回到重庆后就向姑妈求证,她说:岳武起义失败后,形势严峻,她和我父母、外婆他们还有很多人在那里避难。当时,我才二岁,每天她哄着抱着我在魏家院里转,还不敢出大院门。在那里躲了几个月,最后全家撤退到重庆,我因种种原因没走,留在了魏家沟二姨婆家,被清乡特务打听道,差点被抓进重庆渣子洞成了“小罗卜头第二”。

       父亲后来在红岩春秋杂志还专门写了一篇我当时脱险的经历。被转移到重庆后才与姑妈父母外婆重聚。

 2024011002380893.jpg

这是林民涛与外婆陈联诗的解放前唯一的合影照片

       当年,川东临委几位领导与我们一家成立了一个特殊的《家庭支部》。这个秘密支部指挥着川东黎明前的地下斗争。外婆是家长,姑妈协助外婆工作并负责带我和才几个月的泊洛。也是在这里,姑妈举行了入党仪式。

       有一天,姑妈带我到南岸弹子石街上散步时又被特务盯上,姑妈立即抱着我赶回家。支部决定:立马疏散:舅舅去当兵,外婆去开裁缝店,姑妈带泊洛去了另一所小学。这时,我才与姑妈分开,直到几个月后重庆解放又见面。

       这些细节你们可能都不知道,父亲的回忆很清楚,姑妈对我是亲人更胜似亲人。

       之所以说了这么多,是想告诉你们:他们老一辈,为了追求民主自由和心中理想的新中国,舍去了青春和亲人,九死一生,艰难曲折,走过百年沦桑之路,真的太不容易了。林家从上个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未,亲人之间先后出现了九位中共地下党員和两位革命烈士,可称满门忠烈呀。

2024011003440620 拷贝.jpg

       这次给姑妈送行我们还应感谢陈龙狮(父亲林向北老战友陈昌的孩子、京城的著名军挎记者)和彭兆琪(原四川省文化厅和宣传部工作的巴蜀校友),他们虽未赴渝,他们也不认识姑妈。当得知她去世的消息后,立刻赶制网络新闻、视频等,将姑妈去逝的消息传播出去,几十万人在网上曕仰了姑妈生前的音容笑貌和人品,他们都以对老一辈的崇敬和责任感及时报道,深夜至凌晨还在与我勾通编辑,谢谢他们的辛苦付出,姑妈在天之灵应该安息了!

2024011002374633.jpg

林梅侠老人每天就在自己的书屋里耕耘的情景

       有张姑妈正在说话的照片,我加了一句“林家的子孙,你们要好好保重,我该休息了。”

       我也愿林家子孙万事如意,健康长寿,合家幸福。

2024010913164913.jpg

2024年1月7日林梅侠姑妈火化后的亲人们合影留念


大哥民涛于北海

2024年1月7日


林泊洛在母亲告别仪式上的发言


微信图片_20240111074645.jpg

林泊洛(左2)在告别仪式上代表亲人感谢全国关注林梅侠的人们

       妈妈,我代表亲朋好友,最后和您说几句话:

       妈妈,您走了,您在睡梦中静静地走了。没有给我们留下任何遗言,但平生的一言一行表现出的宠辱不惊、待人宽厚的胸怀,坚韧不拔、努力不懈的精神,乐于助人、艰苦朴素的作风都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

       您的一生是值得亲人和朋友缅怀的一生,虽生命已经终止,但留下的人生轨迹却正直而清晰。

2024011002375469-scaled.jpg

       亲爱的母亲,您从8岁起,就参加了云阳娃娃剧团,宣传抗日救国;您在父兄林向北的引导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为劳苦大众翻身解放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亲人。

2024011002381467-scaled.jpg

       解放后,您又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1957年反右斗争和十年动乱中虽受到不公正待遇,但您仍坚守自己的信仰和对党的忠诚,最终迎来了拨乱反正的春天。

2024011002374818.jpg

       离休后,您仍然关心国家大事,坚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在诗书画方面取得不菲的成绩,曾举办过三次诗书画个人展览。

       亲爱的母亲,今天,重庆市的市委领导和单位等同事也到了现场为您送别,您的晚辈和朋友从云阳、从成都、从武汉、从北京、从深圳、还有从国外,从四面八方,赶来给您送行!

2024011003434289.jpg

       我们会牢记您的教诲: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坚定信仰,踏着您的足迹,为家族兴旺、国家强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妈妈,您安息吧!

       您的精神将永存!

                                林泊洛率领全家敬上


于2024年1月7日

       相关链接:

起立,为江竹筠烈士最后一位战友林梅俠老人送行

        作者:王纲(远在英国的自媒体:永远的华西)

       收到华西老同学短信,她的母亲,96岁的林梅侠老人,于2024年1月4日在睡梦中安详去世。

2024010607445356.jpg

       她在离别时没有病痛,前一晚还在整理回忆,写日记。耄耋之年仙逝,对常人应不太意外,但我也倍感突然和不舍。

       不久前还听说她对劝她休息的儿孙们说,她要用十年时间,整理完成她的回忆,再花三年休息。她决心要活到110岁!

       是啊,依她的身体状况和遗传基因,这完全是可能的。她的胞兄,当年川东地下党的领导人之一林先礼(林向北的曾用名)老先生,就活到了104岁。

2024010604145977-scaled.jpg

       获林梅侠老人过世噩闻,她的音容相貌不由得又久久浮现在我的眼前……

       大约是在1979年夏天,我到重庆游玩,被同班同学邀到她家。当时担任重庆市博物馆领导的林梅侠老人,热情地接待了我。盛情之下,我也不见外,和林阿姨天南海北地聊了一个下午。听她娓娓讲述了她不凡的经历。此情此景还宛如昨日,历历在目。

       林梅侠老人是重庆云阳县云安镇人,她才12岁时就由参加抗日运动起,卷入了革命洪流。

       当时的云安镇是重庆产盐工业区,成了日本大轰炸的重要地区之一。小小一个镇,就被狂轰滥炸了三次。面对残壁,民众抗日热情高涨,对日寇家家有仇,人人怀恨。地下党云阳县委同云安镇决定联合成立一个云阳儿童抗日宣传团,又名“娃娃剧团”,在云阳辖区开展抗日宣传。林梅侠的哥哥林先礼是地下党青年委员,带领12岁的林梅侠参加了“娃娃剧团”,成为一名小宣传员。小小的林梅侠每天学习并演出抗日歌曲、戏剧,到街上宣传,教大家唱抗日歌曲。

       当时,林梅侠的父亲也参加了地下党。在她家里,充满了抗日民主的氛围。1939年有名的上海“孩子剧团”辗转到了云阳,“孩子剧团”和“娃娃剧团”一起学习,宣传,慰劳伤兵。纵然遭轰炸,他们的抗日宣传都从没有停止。

       1941年“皖南事变”后,林梅侠和同学们的活动逐渐转入地下。在抗战风云中,林梅侠经历锻练,逐渐成长成革命者,并收获了甜蜜的爱情。在抗战胜利的喜庆中,她与受江姐丈夫彭咏梧直接领导的志同道合战友陈作仪结为伉俪,并一起加入地下斗争。

2024010606175842.jpg

       1948年5月,丈夫陈作仪不幸被捕之时她正怀着第二个孩子。几近临产的一天,她发觉自己被跟踪,便机警地在一个联络站发出警号,并换装逃脱了特务视线。藏在收留江姐儿子的谭大姐家,自己接生,隆冬天在稻草铺的凉板上生下了孩子。

       她曾把江姐的孩子和自己新出生的孩子一起抚养。之后她参加了华蓥山游击队,拿起了枪加入全国解放战争,并成为一名正式共产党员。

       解放军进入重庆的第一天,林阿姨背着不满一岁的孩子,冲到渣滓洞集中营大屠杀的现场,是当时到达的唯一女同志。她说,当她目睹自己的丈夫和其他熟悉的同志的被害惨状时,仿佛时间都已停止,她周身麻木,四周无比安静。忽然,背上还不会说话的孩子奇迹般喊出出"爸爸”二字,把她拖回现实。

       顾不得撕心裂肺的疼痛,她立即又投入收容登记幸存者、辩认遇难同志的紧张工作。在多人回忆录中的那位全重庆市失散的地下党员们都要去那里报到登记的女同志就是她。

       解放后,她以无限的热忱,怀着对新中国的炽爱和珍惜,又投入到了火热的岁月。她曾在重庆市妇联、中共重庆市委高干班和市委党校、市博物馆等单位工作。曾长期担任重庆博物馆领导,并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把她的才智投入了博物馆事业(现在的重庆博物馆己改名三峡博物馆,迁入新址)。当无数参观者、学习者,研究者安静地流连于这个列入全国顶级之一,收藏极丰富的现代化博物馆的时候, 相信在天上的林梅侠老人一定会由衷地微笑。

2024010913135995.jpg

九十岁时的林梅侠在三峽博物馆开个人书画展

       作为一位坚强的老一代共产党人,林梅俠老人的坚韧令人记忆深刻。还记得她讲起她与时代一起经受的磨难,仿佛是在淡淡地描述别人的小事。

       解放后她与前夫的战友,川东地下党老同志周西平伯伯续缘建立了新家庭。在以后各种运动中,她都以坚韧战胜了磨难。1957年,在反对国民党独裁,争取民主自由的激烈斗争中成长的四川地下党员们,大多被错划成“右派”。其中包括她的再婚丈夫。记得79年还是改革开放之初,"右派”还没有完全改正。那天晒得黝黑,穿着像老农的周伯伯正从长寿湖农场回家探亲。林阿姨当着周伯伯主动讲起了她为什么不与“右派”丈夫离婚。是因为"一起经历过白色恐怖,出生入死的战友,相信他对党的忠诚”。这样的坦诚,真是少见!

       文革中幸存的川东地下党人纷纷蒙冤。她们夫妻二人都被投入监狱,停发工资。五个子女生活无着,还曾流落街头。这种伤痛,她说起来也在轻淡之间。但一说起理想和信念,她立马变成雄辩家,句句掷地有声,大有令人不由得也热血沸腾的感觉。

       她对用生命换来的新中国,对以热血奉献的共产党的维护与热爱,深深地感染了我。林阿姨有重庆人特有的开朗,直率。在家里与后辈们一起时绝对民主。我当时听着听着就问起了她觉得她经历的磨难值得吗?她的回答是为了新中国,新社会,当然千值万值!

2024010913135928 拷贝.jpg

       她讲起她当年和她的战友们是怎样对一个新中国的向往。民主,自由,没有剥削与压迫⋯⋯我当时年轻,就半真半假地抬起了杠。说自己没经历过旧社会,民主自由没有比较过,没办法体会。对经济不懂,对剥削没有发言权。但对压迫还真随处可见,而且压迫还普遍着呢!比如下乡时所见,许多农村生产队长不是明显在压迫农民吗?说着说着就说来僵起了。还好,同学恰过来喊吃饭了。不过这个问题,也真让我想了好久,好久……。他们那一代的追求得到了吗,还应追吗?

       那天,我从林阿姨口中,也第一次听到,渣滓洞烈士们针对川东地下党被破坏的惨痛,还给党及后代们留了一个集体遗嘱,其重点是要防止党组织主要领导腐败堕落,领导个人失去党的制约。当时听了这个遗嘱还真不理解,浮想良久。为什么红岩烈士们在集体就义前最不放心的会是这个问题呢?现在才开始逐渐明白了先烈们的智慧与高瞻。

        一个时代,如水东流。起立吧,为山城人民杰出的女儿,江姐最后一位战友林梅俠老人送行!

        消息来源:澳门法治报

         责任编辑:陈龙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