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刘瑛
马全忠,原名马全州,男,汉族,出生于1927年12月,河南陕县宫前乡刘家庄人。1945年4月入伍,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豫西军分区六支队,后改编为晋鲁冀豫军豫西军分区特务团。曾在特务连当战士、通信员。1946年12月被任命为太岳军区八纵队二十四旅七十团三连七班班长;1947年5月任三连二排排长;1948年4月任政治指导员;1949年5月任陆军十九军五十五师一六三团一连政治指导员;1950年12月任三连连长;1951年3月任步兵五十五师司令部侦查科一级侦查参谋;1952年7月任一六五团一营参谋长;1953年3月任一六五团二营营长;1956年4月任五十五师司令部侦查科长;1957年12月到解放军第一步兵学校学习。
马全忠入伍后曾转战大江南北,参加过解放中原、西北、西南的重大战役。1945年参加沁阳战斗。1946年参加白晋、霍县大沟、吕梁、冈沟等战斗。1947年参加潘梁、稷山、梅杨镇等战斗。1949年参加关垭子、平利、牛蹄岭等战斗。1950年1月参加川北战役。
1947年4月,马全忠所在部队奉命与国民党军胡宗南部作战,攻打猗氏县城(1954年与临澧县合并为临沂县)。马全忠带领一个班,在火力掩护下,迅速将云梯靠近城墙。用密集的手榴弹炸死守敌,登上城墙,与守敌拼刺刀,消灭城墙上残余敌人,保证了主力部队冲进城内,很快赢得全城解放。战斗结束,马全中班消灭敌人43人,俘虏17人,缴获机枪二挺,冲锋枪7挺,受到上级表彰。马全忠提升为排长。猗氏攻克后,对运城守敌威胁很大。胡宗南的13旅三个团,分三路由运城向猗氏西南方的嵋阳移动,企图重占猗氏阻止解放军南下。马全忠所在的部队顶风冒雨,突进嵋阳附近,包围了敌人。敌一个连的兵力突围到马全中警戒区。马全忠带领全排战士猛冲猛打,击毙敌连长,大喊“缴枪不杀”,迅速消灭了敌人。缴获冲锋枪4支、步枪37支、轻机枪2挺、俘敌70余人,其中马全中一人俘敌37人。战士们第一次拿到美国司登式手提冲锋枪。接着,部队攻打运城,马全忠带领战士们坚守阵地三天三夜,立下与阵地共存亡的誓言,连续打退敌人五次进攻。此时很多战士牺牲了,还有几名战士身负重伤,阵地上只剩马全忠单人独枪坚持战斗,他无比坚强,始终保持“人在阵地在”,最后取得了胜利。晋南战役结束后,13旅命名马全忠排为战斗模范排,授予全排“钢铁堡垒”的锦旗。马全忠荣立特等功,获战斗英雄称号。战斗结束,马全忠提任副连长,后又提为连政治指导员。
照片来源:【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纪念刊】
1948年4月20日,二十四团三连副连长马全忠,奉命攻打陕南旬阳县。敌情是国民党伪保安八团,保警大队和伪县政府等共约千余人镇守在县城;敌伪保安八团固守在县城西北黑山寨地区。敌人构筑有简易的工事和碉堡,在山头上设有防御线,并配备有机枪火力控制区。如果硬攻确实有困难。当时部队解放白河后,沿汉江向旬阳进发。国民党守敌得到知消息后,仓皇弃城逃入旬阳城西北的黑山寨固守。
4月20日晚,三连首先偷渡洵河,由于路线不熟,便找群众带路从浅水中偷渡。马全忠为试水的深度被水冲出10多米远,幸好被几个战士救了回来。他们为寻找浅水处走了5华里,按预定时间到达刘村。连队轻装准备,由马全忠带领二排为正面突击队,准备于零晨4时向敌人发起进攻。
战斗未打响前,马全忠带领二排从一个小山沟向敌前沿阵地接近,利用夜色掩护摸掉敌人阵前哨兵。经过审问得知敌人一个营在此山崖坚守,并知敌营长黄一甲指挥所离此不远,马全忠随即率全排战士插入敌营指挥所。敌人还在睡梦之中,解放军战士已攻入院内,并立即高喊“缴枪不杀,优待俘虏!”敌人在混乱之中大部分投降。敌营长黄一甲和残部三十余人利用房屋负隅顽抗,我方两名战士受伤,一名战士牺牲。马全忠立即组织战士向敌人猛烈射击,并向敌方投掷手榴弹。他举起手枪向敌指挥所射击,打伤敌人营长。四、五班战士奋勇冲进敌指挥部,经过激烈的战斗,打得敌人叫苦连天,迫使敌方三十余人缴械投降。战斗结束时,天已大亮,我方清理战场,共俘虏敌人五十余人,缴获轻机枪两挺,步骑轮五十八支,各种子弹三千多发。我方牺牲了两名战士,五名战士受伤。战后到驱苏河整驯,他们连被命名为“夜老虎连”的称号。马全忠荣立二等功,并提拔为三连政治指导员,还出席了团的庆功会。
1948年7月,在襄樊战役中,马全忠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左腿负伤。伤好后立即归队,12月又参加了淮海战役。
1949年5月部队向西挺进,又参加二次解放白河、平利等县的战斗,在攻打关垭子、老婆盖山、牛蹄岭等重要战斗中,马全忠连被评为全师模范连,荣获锦旗一面,上写“战斗是英雄,剿匪是模范”。
马全忠不仅是战斗英雄,还是模范的政治工作者。
1949年5月15日,我军获悉关中胡宗南匪军可能撤退汉中,之后向川滇地区逃窜。陕南平利、竹溪一线的敌人为掩护关中胡匪主力南撤,而加紧防御。五十五师为配合一野主力作战,发动了平利竹溪战役。敌九十八军两个师的实力分布于平利、竹溪的公路沿线,凭借各处有利险要地形,以关垭子、老阳山、十八盘等重地为主,构成南北长达180公里的防线。马全忠部经过白河战斗后,奉命为师的前卫,沿板桥、十八盘、双河口直插平利切断竹溪之敌退路,配合五十七师,歼灭竹溪之敌。
5月29日,马全忠连进抵十八盘附近,在大庙村歼灭敌军乡保安队十余人。当日下午16时,奉命配合二营分三路向敌一五八师发起进攻,经过四小时激战,将敌方击溃,占领十八盘,俘虏敌军474团十余人,部队原地休息,等待后续部队到来。
5月30日,马全忠连又奉命向平利东南香庚岭进攻,并向敌纵深老婆盖山进展。战士们经过长途跋涉追击敌人,连战连捷,两天一夜未曾休息,一天粒米未粘。当又接到攻打香更岭的命令后,战士们仍然斗志昂扬,连续攻占了十八个重要山头。九班战士柳茂南发扬孤胆作战的精神,插入了敌人的心脏。
由于我军对山地作战经验不足,不善于利用地形、地物,队形过于密集,容易暴露在敌人火力之下,故伤亡了十多人。在当时紧急情况下,马全忠及时进行政治思想工作,积极开展火线立功、火线入党活动,战士们的战斗情绪十分高涨。当他们连攻占香更岭主阵地时,马全忠立即给12班李成旺班长火线立了功,给柳茂南、张邦紧二同志记入火线入党。
由于火线立功、火线入党开展得及时,激励了三连战士,便加快了攻取老婆盖山的速度。全体指战员英勇顽强冲上山头,用手榴弹猛烈杀伤敌人,敌人被打得狼狈不堪。马全忠连十九时攻占了老婆盖山,歼灭敌人三十余人,胜利结束了平利外围的战斗,迫使敌人向平利西南的女娲山溃败。
马全忠带领他的连队在三天的连续作战中,始终保持着旺盛的革命斗志,在十八盘与敌人接火后,虽然翻山越岭,长途追击,连战连捷,两天一夜未曾休息,但是战士们无一人叫苦叫累,出色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战斗任务。
马全忠是一名合格的革命战士。他和他的战友们,在战火纷飞和白色恐怖的岁月里,为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为建立新中国,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毅然决然地投身于革命的滚滚洪流中。他为推翻蒋家王朝,英勇无畏、奋勇杀敌,为革命的胜利立下了不朽的功劳!他们的英雄事迹永远载入了革命史册,流芳万古,照耀后世!
马全忠戎马一生,先后荣立特等功一次,二等功二次,三等功二次。曾被评为团一等战斗英雄、一等模范;师特等战斗英雄、一等模范,全国战斗英雄等光荣称号。
1950年6月,师部指定他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19军参加了西北第三届青年代表大会。8月,又被评选出席19兵团兼陕西军区在西安召开的英雄模范大会,在会上当选为全国战斗英雄代表。9月出席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大会,被中央人民政府授予“战斗英雄称号”。
马全忠先后获得:1、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纪念章;2、国务院全国战斗英雄纪念章;3、毛泽东纪念章;4、陕南军区一级战斗英雄纪念章;5、陕南军区工作模范纪念章;6、西北人民功臣纪念章;7、西北第三届青年代表会议纪念章;8、四纵队(陈赓部队)战斗英雄纪念章;9、郧阳军区战斗英雄纪念章;10、抗美援朝纪念章;11、解放华北纪念章;12、解放中南纪念章;13、解放西南纪念章;14、解放西北纪念章;15、淮海战役纪念章;16、渡江(长江)纪念章,总共16枚纪念章。
1950年9月25日至10月2日,由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召开的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和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在北京同一会场同时举行。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代表360人,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代表462人,列席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的国民党军起义部队代表64人,出席了会议。
参加这两个会议的代表们,有来自人民解放军各部队的战斗英雄、地方的民兵英模和支前模范,也有来自工厂、矿山、农村的劳动模范。他们都是各条战线上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马全忠便是他们中的一员。他出席了 “全国战斗英模”大会,被授予“全国战斗英雄”称号,并受到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9月25日,两个代表会议联合举行开幕式,政务院副总理兼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陈云致开幕词。毛泽东主席代表中共中央致贺词,朱德副主席致演说词。刘少奇副主席、周恩来总理等在会议上发表讲话。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领袖等出席了开幕式。
毛泽东在贺词中称赞英雄模范是“全中华民族的模范人物,是推动各方面人民事业胜利前进的骨干,是人民政府的可靠支柱和人民政府联系广大群众的桥梁。”他强调,中国必须建立强大的国防军,必须建立强大的经济力量,这是两件大事。这两件事都有赖于同志们和全体人民解放军指战员一道,和全国工人、农民及其他人民一道,团结一致,协同努力,方能达到目的。
两个代表会议始终沉浸在隆重而热烈的气氛中。代表们纷纷在会上发言,报告自己的英雄模范事迹,交流经验和体会。会议期间,正值中国传统的中秋佳节,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设宴招待了全体代表。
10月1日,马全忠和全体英模代表在天安门观礼台上参加了盛大的国庆典礼。他激动万分,决心为祖国的独立、自由、繁荣而加倍努力,为建设新中国而努力奋斗。
革命先辈为了民族的解放,为了新中国繁荣富强,让劳苦大众都能过上人人平等的好日子。他们努力奋斗,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贡献出自己的青春,甚至生命。我们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听党的话,坚决跟党走!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赓续红色基因,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懈努力!
马全忠与夫人年轻时合影
马全忠与夫人老年时合影
附 本文主要参考资料:
1、全国战斗英雄纪念刊(1950年版)。
2、陕县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12月版)。
3、【中共党史人物传】编委会。
4、马全忠生前回忆文章。
5、访问马全忠之子马堂海谈话记录。
作者简介
刘瑛 ,女 ,退休教师。 现年74岁 ,祖籍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区人 (文中人物马全忠是我长辈亲戚)。陕西三秦儿女红色宣讲团成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