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清明时节话清明
发布人:彩虹   更新时间:2024-04-04    点击:258470次
  

彭水朋


清明祭奠诉相思,

阴阳两隔晨暮时。

香烛纸鲜又花束,

心语嘁嘁谁能知。

墓前方晓人生事, 

明来清去几许痴。

祈祖荫护百代好,

赓续自有儿孙持。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也是传统节日。《旧唐书》中有这样的记载:“世宗至德三年,令百官于春分后十五日,祀昭明太子于碣石山……是为清明节。”这说明唐朝至德三年(公元758年)就已经有了清明节的节名。但清明节的起源比这要久远得多,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民间有将纪念春秋战国时晋国介子推的“寒食节”与清明节联系起来,因为时间上只差了1-2天。其实这两者是不撘界的。清明节作为节气来讲,体现了干支纪时与阴阳五行文化,春回大地,阳升景明,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作为节日,它有两重意义,一是祭祀祖先和逝者,表达追思之情;二是郊游踏青,欣赏美景,不负春光。唐朝杜牧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宋朝有个叫高菊涧的写清明节更加直接: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血泪染成红杜鹃。日墓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可见,在古代清明节祭祀与踏青游玩就已经成为一种习俗。

       “清明节”的节气名称颇负内涵。先民们对节气的命名,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智慧,除了直观的物候特点外,似乎还深蕴着“天人合一”“对立统一”的理念,让后人品味无穷。比如,“雨水”,雨乃天之物,水乃地之蓄,天地作合,万物之乃生;“惊蛰”,惊为动,蛰为静,动静结合,万物之常态;清明亦然。清明节祭奠亡者,自然会联想到人生的基本问题:生与死。生时,十指紧握拳头,号啕大哭,明明白白昭告天下,我来也!走时,双手松开十指,放下一切,清爽离世。无论达官显贵,还是贫贱草民,即便污浊一生,也全部清零。“清明”,就是人的一生,明白来,清零走。但未必人人懂得“明”之来、“清”之去的道理。尤其是这“清”字,己清,人清,天地清,皆是修为,大有讲究。

       在一定意义上讲,清明节扫墓也不是一件完全令人悲伤的事。墓地祭拜,一对烛,三柱香,果品纸钱若干,通过这种方式与亲人阴阳沟通,心灵得到净化,无不感受到一种别样的慰藉。跪在祖墓前,面对故去的先辈,知道自己从何处来,向何处去;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每一个生命都源自先祖的血脉,既是承恩者,又是传承人,承载着生命延续的历史使命。想想自己孝顺否?光宗耀祖否?后人发达否?家族的传承关乎国家民族的传承,绝不是纯个人意愿的私事。败家子、断代族,将无以面对列祖列宗。站在新坟前,面对静卧者,我们才理解了生命的本质意义。人生有限,时不我待。人来到这个世界,到底为了什么?吃喝玩乐还是有所作为?唯奋斗者,才上不愧对列祖,下不愧对子孙。人生贵拼搏,任尔话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