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编者按:2024年11月29日上午,在北京陶然大厦,由中共神木宣传部主办,由神木红色文化研究会和延安延水情公益促进会联合协办的“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神木文化”为主题的文艺演出活动在次隆重举行。
神木红色文化研究会首场在北京邀约了28家红色社团等单位,合计约200多位(革命二代、三代、四代),以及京城的红色传人们和6家中外媒体(人民日报、红船、中国民生新闻、中红网、新红网、澳门法治报)欢聚一堂共商红色文化产业大计,这是久违了的一场红色聚会。
开国将军、神府佳榆革命根据地创始人之一的王兆相孙女王微会长,代表家乡的父老乡亲就神木作了主旨报告,她系统地回顾了红色神木历史和当今蒸蒸日上的神木。目前,记者已经获悉王微会长的讲话文稿,特此以“特稿”的方式播报,再一次为神木老区、为神木红色文化研究会点赞!
尊敬的各位红色组织的领导和成员们,各位尊敬的叔叔阿姨们,各位兄弟姐妹们,还有很多为了今天的演出特意赶来的各位领导、嘉宾、演职员、中外媒体:
大家早上好!
我是王溦,现在是神木红色文化研究会的会长,同时也是延安延水情公益促进会的发起人及秘书长!
在这个寒冷但充满热情的日子里,我们相聚于此。神木红色文化研究会自 2023 年年中注册成立以来,主管单位是中共神木市委宣传部,得到了神木市市委和市政府的大力支持,这为我们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很多人不了解神木的历史,知道更多的是今天煤炭经济下的神木。今天,我要为大家介绍神木的红色历史——神府佳榆革命根据地:
1926年,神木南乡建立了农民协会,为党组织创建奠定了基础;1927年绥德四师读书的党员王兆卿回到神木,开始进行秘密革命活动,委派刘北垣(原发音)和温亮典在沙峁镇办小学,发展了不少党团员,贾怀光、贾令德加入了共产党;1928年,建立了中共贾家沟党支部,推选贾怀光任书记。同年,陆续建立了7个党支部,发展了一批党员。1929年底,建立了14个党支部,有党团员200多人;同年,中共陕北特委派王兆卿回到神木南乡成立区委;1930年,陕北特委派毕维舟和王兆卿到神木南乡,在王家坬王兆卿家召开会议。参加会议的有:贾怀光、贾令德、乔钟灵、刘北垣、杨文谟、王善继等。王兆卿主持了会议,传达了上级党组织关于秘密搞地下工作的指示精神;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区委在南乡30多所小学动员师生和群众抗日救国,党、团组织得到进一步发展。陕北特委书记赵伯平指明党的任务是在农村开展游击斗争,创建革命根据地;1932年秋,陕北特委指明方提出来派王兆相、温治恭、杨文谟等去参加陕甘游击队学习军事,以便在神府地区领导开展武装斗争;1933年2月,陕北特委派张达志来神木整顿党组织,帮助开展武装斗争。后中共陕北特委又陆续派崔田民、毕维舟、王兆卿、马万里(惠世温)等,帮助神木党组织开展工作;1933年,建立党支部30多个,党团员发展到400多名,为开展武装斗争创建根据地奠定了基础;1933年10月18日,中共南乡区委在尚家岊村开会,正式成立中国工农红军陕北游击队神府特务队,队长李成兰(绥德县人),政委王兆相(神木县人),队员有贾兰枝、李成荣(李成兰弟,绥德县人)、高家德(清涧县人)、乔六十(神木县人)、刘增杰(佳县人)一共7人、4支枪。神府红军游击队的由此诞生,宣告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游击队消灭剥削制度,建立人民政权的纲领和主张。神木建立了武装力量,有了自己的队伍!1933年7月,陕北特委在佳县高起家坬召开会议,决定在陕北全面开展游击战,开辟神府革命根据地;1933年11月初,陕北特委相继派来高朗亭、罗永宽、马万里、马佩勋、张衡等支援神府武装斗争。陕北特委将神府特务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北游击队第三大队。队长王兆相,政委马万里;1934年,红三支队200多人,100多支枪,先后建立了红二十八支队和红十一支队及红六支队;1934年9月18日,在神木王家庄将红三支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北独立师第三团,简称红三团。神府苏区党政军机构建立健全,红色区域连城一片,标志神府革命根据地正式建立;1934年,陕北特委派王达成以特派员身份来到神府,做出不符合实际的指挥,导致根据地陷入困境,王达成更是找借口离开神府苏区,造成神府苏区破坏严重,王兆相带原红三团团部和张德超的红十一支队保住了神府苏区!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到达陕北,11月中央决定成立陕北、陕甘两个省委和关中、三边、神府3个特委,直属中央领导;1935年12月,党中央决定将神府苏区改为神府特区,划归党中央直接领导;1936年神府特区红军有两个团,11支游击队(后改编为独立营),成立了临时总指挥部,总指挥王兆相、副总指挥刘明山、政委张秀山;1936年7月,成立中国人民抗日红军独立第一师。同年8月1日,举行了独立师成立大会!师长王兆相、政委张秀山、参谋长李治洲。1934年到1935年,神府苏区的军民遭受了围剿杀害。菜园沟惨案——敌人把村里几百名群众赶到一起,要群众当场说出革命干部、共产党员和红军家属的姓名,群众默默站着,没有人吭声。敌人拿出铡刀吓唬群众,还是没有人开口,敌人开始铡了群众,陆续残忍杀害了18人,有的彼此都是家人,孩子和爷爷,一具具尸体,一摊摊鲜血,终于使杀人不眨眼的敌人颤抖起来,惧怕群众的力量。崔白家沟血案、张家沟血案、沙峁头血案、马家沟血案,被杀害的群众300多人。在与敌人的血腥斗争中,没有人被敌人吓倒。这就是神府佳榆根据地的人民群众!毛泽东同志在政治局讨论神府苏区工作时说:“神府苏区虽不大,但这个地区很重要,是抗日前哨!”“你们(杨和亭,中央刚任命的神府特委书记)去后,一定要把党员动员起来,把群众动员起来,要深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但还会遇到困难,不要被困难吓倒,要坚持斗争,坚持下去就是胜利”;1936年2月,周恩来副主席找张秀山谈话时说:“你知道神府的地位很重要。它实际上是陕甘宁特区的北大门。如果这道门保不住,陕甘宁特区将会受到严重威胁。神府又是我们与华北等地来往和红军东征的最重要通道。因此我们必须尽快恢复这块根据地。之前,中央已派了杨和亭等5位同志到神府,但中央对那边的情况仍放心不下,决定派你再带2位同志去神府工作。你去后,任特委组织部队,你先把那边的党组织建立起来”;1937年5月15日,陕甘宁边区召开第一次苏区代表大会,林伯渠代表党中央在会上说:“神府革命根据地能在极端艰难的条件下保持下来,并取得了牵制打击敌人的重大胜利。神府特区是陕甘宁边区的前哨阵地。它保卫了陕甘宁边区、保卫了党中央。”毛泽东等中央领导的讲话,高度概括了神府革命根据地的重要地位。可以看出神府革命根据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东隔黄河与晋绥革命根据地相连,西南与陕甘宁边区相邻,是华北等革命根据地与延安党中央联系的重要通道;1936年3月,刘志丹、宋任穷率红二十八军东征,就是通过神府革命根据地天台山下渡过黄河进入山西战区的。抗日战争时期,日寇扫荡晋西北,晋绥边区首脑机关和一二〇师所属30多个机关单位、15000多人紧急转移到神府沿河村庄,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延安时期党中央与华北、华中抗⽇根据地的联络、重要物资转运也是通过神府革命根据地进入的;1942年夏,邓华率领8个团由晋察冀边区出发,途经神府开赴延安;1947年8月,许光达率晋绥三纵队解放高家堡、增援解放榆林,也是从山西渡过黄河,经神府根据地到达战场的!
神府革命根据地,是全国为数不多的,一直坚持到革命胜利的根据地之一,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为党和国家培养了大批革命干部和专业人才,仅开国将军和省部级领导干部就有数十名,地师级以下的革命干部数以千计。无数神府儿女参军参战,在保卫根据地的同时,直接参加了晋绥、华北、东北、西北各战场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有近千名神府儿女献出了宝贵生命。
神府老区革命群众,踊跃捐款、捐粮、捐物,冒着生命危险抬担架、运送军粮军火、转运伤员,竭尽全力支援党和红军。“把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件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亲⻣肉送去上战场”就是神府老区人民支持持革命的真实写照,涌现出许许多多的拥军模范和劳动英雄。
这里我回忆一段我爷爷王兆相与毛主席的对话,这说明了神府佳榆根据地的主要性:“在讲到神府红军独立师一直打到米脂时,主席笑着说:‘你们在敌人重兵封锁,与中央失去联系的情况下,独立师一直打到米脂,让敌人的报纸登出你们仍在战斗中,这很好嘛,中央也是从报上才知道了你们的情况,马上就和国民党各部队作了交涉,要求他们立即停止对你们的围剿…’。不过主席也说:‘你们打到米脂后,当时应该继续往南打,不应停下来嘛!怎么又折回神木了呢?…’。主席还问我:‘你们为什么叫神府红军根据地?名字不重复嘛,你们在府谷、神木、佳县、以及山西沿黄河几个区都建立了苏维埃政府,红军的活动区域达到榆林、米脂等地区,‘神府’这两字没能包括了全部地区嘛,我看可以叫‘神府佳榆根据地’更妥一些嘛!’”
神府老区人民在长期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得到了锻炼和生死考验,创造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成就了改天换地的历史伟业,为神府人民优秀品格注入了全新的内容。激励人们传承先烈的革命精神,发扬老区光荣传统,建设好自己的美丽家园。
革命老区丰功伟业与世共存,革命先辈伟大精神永放光芒。近期中央电视台和北京电视台热播的《西北岁月》,带我们重温了那段波澜壮阔的西北革命者们的英勇历程,那是一部用热血与信念谱写的壮丽史诗。
刚刚,我为大家概述了神府佳根据地,神府红军和人民,很多人物和故事未能展开叙述。战争年代的根据地从南到北都有着相似的环境,有着坚实的人民基础,而我们的革命者更是为了共同信仰不忘初心。才有了革命的最终的胜利!
我本人投身红色工作多年,怀着对这片土地的深情与敬意,先后参与创建筹备神木商会、创建延安延水情公益促进会,直至创立神木市红色文化研究会。我的目的很纯粹,就是传承老一辈的伟大精神,回到老区人民之中,搭建起沟通的桥梁,构建起充满智慧与能量的交流平台。我记得我爷爷曾经说: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要忘了自己的根!
在此,我要特别感谢那些虽未能到场,但始终心系我们事业的前辈们。刘志丹的侄女刘米拉阿姨,她一直对我们的工作给予关注与支持。还有已经离我们而去的黄静波爷爷、刘志丹女儿刘力贞姑姑以及谢子长的儿子谢绍明谢老,他们的无私贡献与革命精神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他们的离去让我们悲痛,但更让我们坚定了传承红色基因的决心,我们绝不能忘记这些为了今天幸福生活而奉献一切的先辈们。
回首往昔,去年国际局势复杂多变,当看到海外冲突的画面时,我不禁想起战争年代,我们的人民曾饱经战火的洗礼,无数孩子流离失所,人民军队在红军时期、八路军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抗美援朝时期等,前仆后继,奋勇杀敌,抛头颅、洒热血,为新中国的诞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同时,还有许多普通的人民群众,为了保护军人,为了革命事业英勇就义。正是先辈们的团结一心与不懈努力,才铸就了今日祖国的强大。
如今,我们相聚在一起,尽管外面是寒冷的冬季,但我们内心因共同的信念而温暖。看着各位叔叔阿姨从曾经活力满满地组织各类活动,到如今两鬓斑白却依然心系国家的未来,关心老区的点滴变化,我深感敬佩与鼓舞。
红色文化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魂。我们将继续秉持初心,深入挖掘、整理、传承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为老区的发展、为祖国的繁荣贡献我们的力量!希望各位前辈能给予我的家乡,给予我们更多支持和关注。
最后我再为大家介绍,就在今年的两个月前我们神木市在北京民政局正式注册成立了北京陕西神木企业商会,办公地方就在东直门万国城旁边一个写字楼,商会也是一个平台,对我个人而言可以更多走进家乡为家乡企业服务,也是有机会在企业家群体更多宣传红色历史、红色精神,建立大家的信心,激励大家向老一辈学习,度过创业、守业的艰难。也恳请各位长辈、各位兄弟姐妹们,能更多的交流互动,共同努力传承老一辈的精神,再次感谢大家的到来。
谢谢大家!
开国将军王兆相孙女、神木红色文化研究会会长王微
二零二四年十一月二十九日于北京陶然大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