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端午节话端阳
发布人:彩虹   更新时间:2024-06-10    点击:163734次
  

彭水朋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与春节、中秋节并列的三大节庆之一。但就态势而言,春发,起势也;秋收,敛势也;端午,鼎势而致纠结也。端,中正,不偏不倚;午,牾也,牾者,屰也。甲骨文中的“午”字像舂米的木杵,是“杵”的初文。本义是“舂杵”,引申指“抵触,违逆”。《天文训曰》:“午,仵也,阴气从下上,与阳相仵逆也。” 故“端午节”这一古老的节日,本质是反映冲突与纠结。为什么这样说呢?按照中华节气和阴阳五行学说的解释,五月初,时值夏至节气,是阳气鼎盛之时,也是阴气反攻最烈之时。阴阳两气争霸,对人类健康构成重大影响,人类要取“端”式,不选边站,谈何容易!但中国人是聪明的,用艾叶表示暧昧,一种不清楚的关系;用香糯表示柔性、粘性,还是不清爽;用菖蒲表示利剑在握,有自己独立的立场,不偏袒任何一方,保持阴阳平衡,利己利人利大局。这当然是一种趣谈,不足为据。但事物巅峰必迭、谷底必起是基本规律,掌握好度,就能常顺常乐,常乐常顺。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名称最多、节俗最多、传说最多的节日,其名称至少有二十多个,如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屈原日、午日节、女儿节、情人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灯节、五蛋节等等,但以叫端午节、端阳节的最为普遍。传统观点认为,端午节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和吴越地区,成形于秦汉,兴盛于隋唐,有2000多年的历史。其实,再加2000年也许更接近实际。中华民族的许多传统节日,都有四个鲜明的特点:时令认知、图腾崇拜、生活经验、文化意义。从先民们对自然的认知来说,端午节的起源应在华夏民族处在原始部落社会后期、对农时节气已有初步认识、阴阳宇宙观初步形成的时期。不论端午节的名称有多少说法,但原创名称最有可能的应是“端阳节”。中国汉字为我们作了注解。甲骨文是我国保存下来的最早文字,有3000多年的历史,但文字的实际使用还要早得多。端字在甲骨文里,左边的“立”是站立、直立,右边的“耑”(两个读音:duan/zhuan)是表示一个圆弧形的山头。要在圆弧上站稳,必须站正、站直,站在中点上。端阳就是表明太阳端端正正直射到北回归线上,是阳气最盛的时候。民间所谓“立春春不发,清明才见花;立夏夏不满(小满),夏至忙农稼(芒种)”,说的就是夏至节才是真正夏天的开始。民间俗语“夏至端午前,必定是灾年”,“夏至端午后,有酒还有肉”。今年端午节比夏至节气早了10天,预示着又一个丰收年景。这当然仅是民间传说。在古时,端午节与夏至节气是合一的,吃粽子、踏百草、划龙舟等习俗最早也是见之于夏至节气的记载。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防毒禳灾的宣传日、演练日。先民们认为,夏至(端午)这一天白天(代表阳)最长,夜晚(代表阴)最短,是“阳”最盛的时候。阳主生长、生发,天气燥热,蛇虫繁殖,瘟疫也易流行。在古人心目中,五月是毒月,端午是毒日,毒中之毒,所以形成了“避午”“躲午”等习俗。这也许是人类最早用隔离方法阻断病毒传播的实践,在三年抗击新冠疫情斗争中得到了发扬光大。当然,今日的方仓医院与当年的茅舍、岩洞不可同日而语。除避午、躲午外,端午节民间还形成了系列性求取平安、禳解灾异的许多习俗,比如挂钟馗像,迎鬼船、贴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朱砂酒、菖蒲酒,吃五毒饼等。这些形式,不仅在对付瘟毒上确有一定效果,更重要的是强化了人们防灾避灾的意识。实践证明,中草药在防治新冠病毒上有独特疗效。但西医界对中医“以毒攻毒”、“重疴猛药”等方剂原则缺乏辨证的科学认识,阻碍了中医药效能的发挥。艾叶、菖蒲等植物,在《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中被标注为有毒植物,雄黄、朱砂也是有毒矿物,而其中之“毒”,也许正是病毒之克星。正如一位老中医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医药如果不制定“中国标准”,搞什么与国际接轨,那一定会出鬼,出大鬼。这正是:新冠疫情,环宇紧张;华夏端午,隐有仙方。百毒燥起,早治早防。籼糯化湿,酒添雄黄;草饼理气,硃砂镇狂。菖蒲艾叶,插在门框;如剑如绶,满室芬芳。龙舟飞浪,锣鸣鼓响;强身健体,欢呼气扬。如此这般,瘟魔逃亡;护正去邪,快乐健康。威我中华,运势顺畅;人生之旅,永远朝阳!

       端午节在历史演进中,不断有新的文化元素加入,赋予端午节更多的社会意义。其中最典型的有纪念屈原、伍子婿、曹娥、介子推等众多传说,但以纪念屈原最为广泛。屈原投汩罗江循道,是仿效一位古人。这位古人叫彭咸,是寿享800岁的彭祖之第34代孙,商纣王时任贤大夫。他对纣王的无道多次直谏,纣王不听,他愤而投江,被称为“天下第一谏”。屈原在《离騒》中赞美他达7次之多,最后也效彭咸投汩罗江而薨(hong)。屈原不仅是天才歌手,而且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哲学家。他的《天问》,问天问地,问历史,问宗教,170多个问题,在中国思想史上点燃了耀眼的火炬。人们总是试图回答他的“天问”。与他隔了将近一代人时间的旬子,在《旬子.天论》中算是作了一些思考;又过了将近1000年,同样是文学家、哲学家的唐代八大家之一的刘禹锡、柳宗元,前者写了《天论》,后者写了《天对》,都是试图系统的回答屈原的《天问》。但又过去了1000多年,《天问》还是天问,没有人知道屈原到底是问天、问地、问政,还是问自己。直到2020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99周年纪念日之际,我们成功发射“天问一号”探测器,开启深空探测的伟大征程,这才有可能从科学的角度获得《天问》的部分答卷。毛泽东与屈原是心相通的,也许只有他更懂得屈原。他写过一首绝妙的诗:屈子当年赋楚骚,手中握有杀人刀。艾萧太盛椒兰少,一跃冲向万里涛。这里的“艾萧”,即艾蒿,也叫臭草。一语双关,既指端午节家家挂的艾叶,说明纪念屈原与端午节的关系;又指有违人情天理的小人。“椒兰”指椒与兰,皆芳香之物,比喻美好和贤德者。屈原时代小人太多,贤德者太少,他只能以“冲向万里涛”的行动警示世人。毛泽东是赞美屈原的,但同时他又似乎更赞成屈原用好自己的“杀人刀”。自己手里有杀人刀为什么不用呢?我们今天握有“杀手锏”,不是同样的道理吗?

       说到端午节,不能不说说白娘子与许仙的爱情故事。这本是一对恩爱夫妻,只是一日法海遇到许仙,说他面有妖气,其妻是千年蛇精。挑拨的能量是巨大的。许仙开始不信,法海叫他在端午节让妻子喝雄黄酒一试。为什么要选在端午节呢?就是因为这一天是阳气最盛的时候,最能震慑阴邪。那日正是端午节,许仙就让白娘子喝雄黄酒。白娘子当然知道雄黄的厉害,但情重千斤,情醉心迷,为情所困,心想凭自己千年道行,也不至于有事,所以就喝了几杯。就这几杯酒,漂亮的白娘子在罗纱帐中露出蛇的真身,把好端端的许仙吓死在床边,引出后面盗仙草、救情郎的悲壮演义。这一充满坎坷的爱情故事,给人们许多思考。一是爱情无疆,但从来就是非对称的;善始易,善终难。二是山盟海誓比不过三言两语,再有定力的人也经不起挑拨。检验人性的人是没有人性的。如果当初许仙只要认可妻子的美丽、善良、温柔即可,管它是人是妖,根本不去理会法海的挑拨,乐自在,福自在,岂不美哉!三是自信先须自量,量力不足又自信者,必招祸殃。白娘子自信自己的千年功力,这没有错;但忽视自己已与凡人相媾,功力减退,加之身怀六甲,功力更衰这一实际情况,就大错了,这叫情令智昏。四是护法者尤须懂法、守法。法海一直以佛法掌持者自居,而他释法不当、执法不慎是酿成悲剧的主要原因。对法海千方百计要拆散一对恩爱夫妻,民间有多种说法:一是说白娘子与许仙的夫妻店“保和堂”十分红火,抢了法海寺的生意。民为利忙,和尚也不例外,所以法海要砸他们的店。二是说法海看出许仙凡身不凡,是修了几世的佛界后备力量,一旦为妖所惑,将前功尽弃,所以要救度他。三是说法海认为许仙是有佛缘的人,即便是常人,与妖怪婚配也有违法纪,有背常伦,因此他别无选择,只能出手。当然也有的说,法海毕竟未成正果,尚未达到六根清净的境界,或许是调戏白娘子不成而行报复。民间传说不足信,但传说反映社会现实确是可信的。

       端午节到了,相互祝贺、祝福的短信、微信满天飞。这时有专家们站出来指点迷津并普及有关知识,试图给民众扫扫盲。按他们的说法,端午节是不能互祝快乐的,最多互祝"安康"。因为端午节是个祭祀节日,这天屈原投汩罗江,伍子胥投钱塘江,曹娥救父投曹娥江,介子推葬身火海,无不悲戚。五月是毒月,初五更是毒月中的毒日,五毒俱全,“躲五”尤恐不及,怎能互致祝贺呢?这些非遗专家们的观点叫人匪夷所思。

       首先,中国许多的传统节日都源于先民们的图腾崇拜和祭祀活动,是非常隆重而热烈的,与庆典无异。端午节竞龙舟,舟上锣鼓喧天,鼓手、锣手、桨手、舵手各守其位,各司其技;岸上红旗猎猎,呼声如雷。

       其次,祭奠亡者也并不完全是悲哀的事。古人看待生死比现代人更智慧,因为他们相信轮回。过去说红白喜事,只有80岁以上的人老了才能把丧事当作喜事办。实际并不如此。66年前的3月8日,毛泽东同志在一个规格很高的会议上就专门讲过红白喜事的辩证法。他说:“中国人把结婚叫做红喜事,死人叫做白喜事,我看很有道理。中国人很懂得辩证法的。结婚可以生小孩,母亲分裂出小孩来,是个突变,是喜事。一个人分裂出两个、三个,甚至八个、十个,像航空母舰一样……新事物的发生、变化、灭亡,老百姓都叫喜事。人死了,开个追悼会,一方面哭鼻子,一方面又觉得是喜事,确实是喜事。你们设想:如果孔夫子还在,也在怀仁堂开会,他两千多岁了,就很不妙!”大约2300年前,有个叫庄周的同志死了妻子,他的朋友惠子去吊唁,看见庄子“方箕踞鼓盆而歌”,十分气愤。庄子说:人本来就无所谓生、无所胃死,只是“形”与“气”的转化,这就跟春夏秋冬四季运行一样。

       第三,在一定意义上讲,清明扫墓也不是一件完全令人悲伤的事。墓地祭拜,一对烛,三根香,果品纸钱若干,通过这种方式与亲人阴阳沟通,心灵得到净化,无不感受到一种别样的慰藉。唐朝杜牧写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你瞧,喝酒行令,岂不快哉!宋朝有个叫高菊涧的写清明节更加直接: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血泪染成红杜鹃。日墓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祭祀与踏青游玩已成为一种习俗。

       第四,端午节也是男女结伴踏青的日子,民间有各种各样的活动,丰富多彩,因此也被叫做情人节。宋苏轼词浣溪沙写得颇为生动: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第五,毒日也可以互祝快乐。原始人类因生产力水平低下,只能被动地应对自然的挑战,所以有“躲五”一说。随着人类的文明进步,人类驾驭事物的能力大大增强,化害为利、化敌为友已成为人类努力的新常态。过去怕毒蛇、毒蝎,现在正利用其为人类健康服务,人类是胜利者,并且还在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