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是弘扬中华农耕文明
发布人:张卫东   更新时间:2023-08-24    点击:48005次
  

  邓军强

 

 

        导 语

 

 

       农耕文明是中华5000年文明的核心和根基,根基不老,地动山摇。核心一失,国破族亡。

       习近平201838全国两会期间在山东代表团参加讨论时讲话时指出:农耕文化、农耕文明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是乡风文明的根和魂,而乡风则是维系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纽带。

       2021429,《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的颁布,给再一次全面弘扬中华农耕文明看到了希望、为传承农耕文化奠定了法律基础。

       乡村振兴需要实现的五大振兴是: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

       传承弘扬农耕文明,中华文明就能不断生机蓬勃兴旺发展。诋毁、破坏、虚无、丢弃农耕文化、农耕文明,中华文明将不复存在!

       近几十年,首先由于工业化、城市化和全球化不断冲击,中华传统的农耕文明正日益面临着中断和特征消失的威胁。其次由于西方文化的入侵、国内文化汉奸们的蓄意破坏,中华农耕文明遭遇了5000多年以来最严重的传承危机。第三是城市化工业化带走了农村的青少年,农耕文明的的传承主体存在断档的危险。第四由于教育出现问题,第三第四代人对农耕文明农耕文化已经逐渐疏离遗忘。

       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一、中华农耕文明的来源

 

 

       习近平2013819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东方中华文明博大精深,5000年传承不息,其根本的核心就是中华农耕文化、农耕文明!

       农耕文明,是指由人们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适应农业生产、生活需要的国家制度、礼俗制度、文化教育等的文化集合。农耕文明集合了儒家文化,及各类宗教文化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文化内容和特征其主体包括国家管理理念、人际交往理念以及语言、戏剧、民歌、风俗及各类祭祀活动等,是世界上存在最为广泛的文化集成。男耕女织,规模小,分工简单,不用于商品交换。农耕文明,受封建思想束缚,闭关自守。光照充足、降水丰沛、高温湿润的气候条件十分适宜农作物生长,雨热同期是我国非常优越的气候资源,是诞生农耕文明的重要条件。中国古代并没有形成典型的农牧结合的经济结构。农耕文明发展的后期,越来越限制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农耕文化,是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以农业服务和农民自身娱乐为中心。农耕文化集合了儒家文化,及各类宗教文化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文化内容和特征,但主体包括语言,戏剧,民歌,风俗及各类祭祀活动等,是中国存在最为广泛的文化类型。农耕文明决定了汉族文化的特征。中国的文化是有别于欧洲游牧文化的一种文化类型,农业在其中起着决定作用。

追溯中国农耕文化起源有一句“男耕女织”之说,它不仅是指早期的劳动分子,也是 农耕文化形成的基础。早在河姆渡时期,出土的谷物化石,则说明农耕由此(或更早)产生。中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自然气候天然优势。中华文明——中国地形地貌形似一个C形的大圈椅:背靠五大高原,扶手九大山系,坐拥六大平原、五大盆地、三大草原、六大丘陵、七大水系、十六大江河、十大湖泊。面朝四海一洋,前哨有三大岛、四群岛、十四列岛护卫。中华文明世界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自然气候,江河湖海,高原大川,草原瀚海,森林无边,表里山海,气候适宜,物产丰富,为中华文明的诞生、成长、发展、壮大、延续、传播、融合、创新,提供了最可靠的繁衍生息地、最保险的生命摇篮、最坚实的停靠港湾、最壮观的绮丽风景,最辽阔的时空家园。

3000年前亚欧大陆各文明区的发展现状来看,古中国、古希腊、古罗马文明在繁荣昌盛之时,位于它们北方的游牧人正处于尚未开化的状态,文明远远还没有产生。农耕文明相对游牧文明既有诸多方面的进步性,并且在这种进步性的长期影响下,农耕文明率先进入了国家形态。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作为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类文明成果,它们共同构成了人类历史不断向前发展演变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基础。

       从历史上看,只有自然条件不能满足农耕的地方才能停留在游牧社会,凡自然条件能够满足农耕的地方,一定会进化到农耕社会。从事农耕,是古代人类实现定居的必然条件,而定居是一切高级文明产生的前提。

       农耕生产与气候条件息息相关。季风气候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季风气候是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混合型,季风气候表现为雨热同期,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成长。从降水的季节分布状况来看,我国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也就是东南季风盛行的时候,所以我国的气候特征表现为“雨热同期”。在高温季节,农作物生长旺盛,需要大量水分,而夏季正是我国降水最多、最集中的季节,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搭配好,对农作物的生长十分有利。由于我国的降水主要是由东南季风带来海洋的水汽而形成,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从降水的季节分布状况来看,我国的南方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是典型的雨热同期;我国北方的华北、东北等地区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之交,虽降雨量少,但也是表现为“雨热同期”的气候特征,所以我国北方的华北、东北等地区气候也是属于“雨热同期”。雨热同期是我国非常优越的气候资源,光照充足、降水丰沛、高温湿润的气候十分适宜农作物生长,是诞生农耕文明的重要条件。

       农耕文明除了带来稳定的收获和财富,造就了相对富裕而安逸的定居生活,还为进一步衍生出高雅的精神文化创造,奠定了基础。农耕文明的重要表现为男耕女织,规模小,分工简单,自给自足,不用于商品交换。农耕文化,是人们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它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化之一,也是对人类影响最大的文化之一。 

农耕文明的格局主要为南稻北粟。在距今100008000年间,中国早期农业已形成了以水稻为代表的南方水田农业和以粟为代表的北方旱作农业两大系统,以及与手工业、家畜饲养业相结合的南稻北粟格局。

       北方的原始农耕以旱地农业为特色,这与黄河流域的自然条件有密切关系。春秋冬三季干旱寒冷,夏季高温多雨。该区域普遍存在的黄土,持水保肥能力低,但有较好的毛细作用。所以选择对肥力水分要求不高,幼苗期能抗旱的栗。 

       南方的原始农耕以稻作农业为特色。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雨多湿润,所以选择了喜水作物水稻作为主要农作物。 

       农耕文明是人类史上的第一种文明形态。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古人类的定居生活等的发展,使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食物的生产者,是第一次生产力的飞跃,人类进入农耕文明。农耕文明发源于光照充足、降水充沛,高温湿润适宜农耕生产的地域,它是工业文明的摇篮。农耕文明地带主要集中在北纬20度到40度之间,这里也是人类早期文明的发源地域。农耕文明一直延续到工业革命之前,此间人们以农业为主。

       农耕文明本质上需要顺天应命,需要守望田园,需要辛勤劳作。它不需要培养侵略和掠夺的劣性,而是需要掌握争取丰收的农艺和园艺;它无需培养尔虞我诈的商战技巧,而是企盼风调雨顺,营造人和的环境。尽管以渔樵耕读为代表的农耕文明也不都是田园牧歌,也有争斗和战乱,但较之于游牧文明,具有质的不同。 

       农耕相对于游牧的好处就是,能大幅度提高生产力,这样一来,才会有一些吃饱了没事做的人去想吃饱之外的事情。如研发科技,发展文化等等。

       四大古国(中国,古印度,古巴比伦,古埃及)就是农耕文明的典型代表。

       农耕文明决定了中华文化的特征。中国的文化是有别于游牧文化的一种文化类型,农业在其中起着决定作用。聚族而居、精耕细作的农业文明孕育了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农政思想、乡村管理制度等等,与今所提倡的和谐、环保、低碳的理念不谋而合。历史上,游牧式的文明经常因为无法适应环境的变化,以致突然消失。而农耕文明的地域多样性、历史传承性和乡土民间性,不仅赋予中华文化重要特征,也是中华文化之所以绵延不断、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

       目前国际学术界公认的古代农耕文明的发源地有五个:中国(上古至今)、古巴比伦(公元前2250年)、古埃及(公元前3500年)、古希腊(公元前800年~公元前146年之间)、古印度(公元前2000年)。

 

 

二、中华农耕文明的发展与辉煌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历史证明,5000年中华文明、中华文化,是以农耕文明为核心和基础的。农耕文化、农耕文明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是乡风文明的根和魂,而乡风则是维系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纽带。世界公认的人类首创的令人震撼的15000年中华文明创造了多项人类史的第一:

        一、世界最早的农业——200965日,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及英国《自然》以及中国新华社、人民日报、《考古学报》、《考古》、《文物》等中外众多报刊杂志刊载,湖南道州寿雁镇玉蟾岩古栽培稻,距今约1.4—1.8万年,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稻。人类史上农业诞生农耕文化肇始,饲养家畜家禽等农林牧副渔开篇。1995—201620多年间,中国、美国和欧洲考古科学家在中国新发现10多处1万至2万年前后、拥有世界最古老陶器和最古老农业的史前遗址。

       北方最早出现黍粟等旱作农业有:200008000年的甘肃天水大地湾、1.1—1万年前河北武安磁山文化、108509690年前的河北徐水南庄头遗址和河北阳原于家沟等遗址。

       南方最早出现稻作农业1.8—1.4—1—8000—7000年的有:江西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江苏溧水神仙洞遗址(11200年前)、广东英德牛栏洞(12000—8000年前)、浙江浦江上山、河南舞阳贾湖、广西南宁豹子头遗址(距今1万年左右)、湖南澧县城头山遗址、浙江河姆渡遗址。

       中国考古学家严文明考证:约3000多年前的殷周之交,中国水稻北传朝鲜,南传越南。2000年前的汉代,中国粳稻东传日本,南传到菲律宾。5世纪,水稻经伊朗传到西亚,经非洲传到欧洲。新大陆发现后由非洲传到美洲及世界。

       二、世界最早的陶器,发明并使用陶器是人类文明的肇始200965日,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及英国《考古科学》、《自然》等杂志刊载湖南道州玉蟾岩出土的陶片,距今1.4—2.1万年。比世界其他任何地方发现的陶片早好几千年,玉蟾岩人旧石器时代晚期发明了陶器。人类第一次利用化学方法制造出来的非自然物体,人类改造自然的第一个里程碑,化学工业的源头。

中华文明是独一无二的世界主轴文明、延续人类15000年的主体民族和主体文明

       中华文明——自宇宙洪荒,远古人类开天辟地,文明诞生绵延至今、唯一完整的、不间断演化,生机勃勃、创新未来的原生文明中国是人类的主要发源地——15.6亿年到1万年不间断延续直到现在。中华民族有超百万年的文化根糸,上万年的文明启步,五千年的文明古国,两千年的中华一统实体,是独一无二的主体民族和主体文明,成为世界的主轴文明。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前后衔接,脉络清晰,是人类文明发生、发展史上唯一的奇迹!

       举世无双的24种区域文化板块与风格鲜明深厚智慧的民族文化

       中华文明——举世无双的中国24种古代人文区域板块的分布与传承,最早具备了文明文化初始诞生发展的五大基本条件:地理气候;物质基础;文化基础;人才优势;军事文化。东西南北中千差万别的山水背景,数十上百个民族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特色鲜明、风格迥异、性格各异、绚烂多彩的文化传统与风俗习惯,成为长成中华文明参天大树的根须与枝叶,成为组成中华文明精华的最广博的来源和因素,形成中华文明的显著特征,为中华文明的熔铸、冶炼、提纯、强大,在最广博的时间和空间里,提供了最丰富最优质的原材料

       中华文明别具一格领先世界数千年的科技发明与发达的农商经济,确保中华文明的坚实基础。

       中华文——别具一格的15000年中华灿烂的科技文明和农耕文化,稳定的农耕经济制度,人口众多,经济发达,中国GDP占世界30%以上,领先世界2000多年,为文明的诞生发展奠定了最雄厚的基础。从重农抑商到农商科并举再到重农抑商,影响了中国和世界历史进程。欧洲千年中世纪发展全面停滞之时,中国在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快马扬鞭,成为世界文明的导航和引领者!

中华文明独步千秋的中国文字文化信仰与因时而进的乡规、科举、政治制度,是中华文明凝聚力的渊源。

       中华文明—思想文化信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和脊梁,语言文字书法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DNA。华夏具有独特的思想文化信仰、历代开国雄主开创了一个又一个新时代;严密的乡规民约、宗法文化、相对稳定的政治制度,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科学家、军事家等长袖善舞,科举制度流传世界1300年,雄奇瑰丽的诗文书画、古老而神秘的中医药、中国京剧、中国武术等文化,确保了中华文明延绵不绝、长盛不衰。以上一切传承有赖于教育。

       中华文明独步世界天人合一与世界其他文明交融铸造人类最先进的文明,并与世界多个民族进行了长时间大范围远距离的生物基因与文化基因的广泛交流。

 中华文明——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典范,具有史诗般恢弘壮丽的历程。中国古代岩画、结绳记事、石刻、陶刻、骨刻、甲骨文、竹书、帛书等与文字文明文化的发祥、发散、交融与创新,借助于大陆通道、大气环流、大洋环流、季风和信风、季风洋流等自然气候,对中华文明和世界其他文明的发生、发展、碰撞、交流、融合,产生了深刻而持久的影响,提升为世界最先进的文明,引领世界数千年。中华文明是西方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的思想来源和开启者。必须建立中华文明自己的历史话语权,构建中华文明自己的学术的主体性,产生中华文明自己的学术理论,重树中华文明中华文化大旗。

       中华文明独木擎天同心戮力战胜多种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军团而幸存。

       中华文明独领风骚的大中华文明文化圈,影响了亚洲和世界的历史进程。

       站在中国看世界,站在世界看中国,立足宇宙看地球。中华文明是多元一体的文明,以黄河、长江流域农耕文明为主导,融合了草原文文明、海洋文明的精华,不间断延续5000多年。中华文明向亚洲与世界的线性、涟漪式传播,形成大中华文化圈。中华文明的主干发生发展壮大由西向东、由东向西、由中向北向南逐步融合;西北的甘肃天水伏羲八卦文化陕西岐山周文化《周易》河南安阳的甲骨文——河南灵宝函谷关老子道文化山东曲阜孔子儒文化—浙江余杭的良渚文化—湖南洪江的高庙文化;中国历史上统一的基本规律:由西向东,由北向南;由东向西北进入西域、向北进入蒙古高原。

       中华文明独树一帜的战争文化、超强的民族生存能力、转危机为胜机、实力奠基和平。      

       中华文明——中华民族独树一帜、掌握战争规律的智慧高妙的战争文化,成为世界史上指导战争的最高经典。中华民族以其先进的生育文化和超强的生存繁育能力,10000多年来保持世界最多的人口,确保中华文明有雄厚庞大源源不断质量优良的后备军。中华文明、中华文化凭借其深远广阔的战略迂回空间、坚韧绵厚的文化生命力和强大的军事实力,昂首迎接各类残酷战争的洗礼。往往命悬一线之际,化危机为转机,转危机为胜机,战胜了一次次外族的占领、外国的侵略,以实力奠基中国与世界和平。中华民族笑对胜败,利用博大宽广的包容能力融合外来民族及其文化。中华民族多次死而复生、浴火重生、凤凰涅槃,成为10000多年来人类文明不间断的、高高飘扬的、和平导航的旗帜。

 

 

三、我国传承农耕文明农耕文化存在的问题

 

 

       怎样在信息化、量子化时代弘扬中华农耕文明,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十分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数千年的农业传统社会里,我们的祖先用他们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农耕文明。但是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大规模推广,工业化、城市化和全球化不断冲击,传统的农耕文明正日益面临着中断和特征消失的威胁。

       近年来,传统农耕文化保护与传承问题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当前传统农耕文化主要面临小农经营者缺乏保护与传承意识、传承主体存在“结构性缺失”、传统农耕文化传承后继乏人、传统农耕文化的生存基础发生巨大变化等问题。

       一、农村人口由于城市化、工业化的虹吸效应,乡村青壮年大量进城务工。由于农村的孩子到条件好的城市上学,必须购买学区房,导致乡村最大的问题凸显,农村的青少年越来越少。农村现在居住的是基本上是老弱病残。

       二、 由于农村人口的大规模流向城市,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与农村教育事业逐渐萎缩,传统农耕文明、农耕文化缺少传承主体。农村出现土地抛荒、农村出现大量空心村现象。

       三、由于人口减少,传统的乡村管理理念、人际交往理念以及语言、戏剧、民歌、风俗及各类祭祀活动等,基本上逐渐消失。农村思想文化阵地没有规划,信仰缺失,文化断档,农村进城打工人员过年回家,除了喝酒、赌博,已经没有了其他健康的传统文化活动。有的乡村村匪黑恶势力猖獗。

       四、农村基层组织缺人才。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但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对村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一些村干难以适应当前农村工作的要求,村干学历低、年龄偏大,后继无人问题较为突出。

       五、农村信息化程度低,农业技术不能有效推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缺资金,农村基层特别是村级集体进行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和兴办农村公益事业心有余而力不足。

       六、农民增收缺门路,农民增收难,一是农业产业化程度偏低,农民在生产环节增收空间不大。二是致富信息传递不畅,把握不准。三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困难,农民在其他产业方面的增收渠道不畅。四是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较快,但绝大多数运行机制不健全,有名无实,致使农民抗御自然风险、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

       七、村庄规划不够全面科学,不能有效发挥引领指导作用一是重中长期规划,轻短期规划和年度计划。虽然制定了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但新农村分阶段建设的规划还不够明晰具体,对村容村貌建设要达到什么要求、生产发展要达到什么程度、生活宽裕要达到什么水平等,都缺乏具体的量化标准。二是重局部规划,轻整体规划。  

       八、农民主体作用发挥不强,存在政府包办代替的现象在基层,有的农民由于在思想认识上对新农村建设存在偏差,对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内容和措施认识不够,对新农村建设仅仅是寄希望于上面有资金下来,村民等、靠、要的依赖思想较为严重,在许多新农村建设点上普遍存在政府包办代替现象,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

       九、农村封建迷信近年来充斥乡村,尤其各类宗教大量在农村的老人中扩散,成为社会问题。

       十、农村青年的结婚彩礼问题越来越严重,成为农村青年婚娶的大山。

 

 

四、乡村振兴与弘扬中华文明

 

 

       乡村“五大振兴”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方面面,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一脉相承。推动乡村“五大振兴”,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农业农村领域的具体体现,是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举措。

       习近平201331日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强调: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古人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我们都应该继承和发扬。

       2021429,《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的颁布,是解决目前三农问题的及时雨,给再一次全面弘扬中华农耕文明看到了希望、为传承农耕文化奠定了法律基础。应该根据乡村振兴的五大举措、采取哪些步骤弘扬农耕文明、农耕文化呢?

       一是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重点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抓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和寄宿制学校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青少年具有红色文化精神、树立远大目标的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三观。

       二是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着力解决农民的健康问题,解决因病返贫问题。加强农村传统文化各个门类各个种类的传承与挖掘。培养传承传统优秀文化的新一代青年人。要着力解决农村青年高额彩礼问题。制定政策,树立典型,广泛宣传,除旧俗,布新风。

       三、在学校高度重视农耕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把农耕文化融入到办学的全过程,从课程设置、实践活动、作品创作、基地建设、学术科研、科学普及、网络空间等多方面、多渠道传播和弘扬农耕文化,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路径的农耕文化保护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体系。

       四、加强培养建设农村的优秀人才,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充分认识新时代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加强劳动教育的新要求,全面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资源,为劳动教育提供必要保障。各级政府部门要积极协调和引导企业公司、工厂农场等组织履行社会责任,开放实践场所,支持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参与新型服务性劳动,使学生与普通劳动者一起经历劳动过程。鼓励高新企业为学生体验现代科技条件下劳动实践新形态、新方式提供支持。

       五、建立农村红色文化图书馆、农民书屋,加强农村的安全教育,加强对农民新文化新思想教育,杜绝封建迷信和邪教,杜绝农村贩卖假冒伪劣产品,杜绝用网络诈骗农村老人的现象,坚决打击农村的黑恶势力,确保农村的安全健康的社会环境。

       六、加强新农村规划建设,加大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加强新三农理论教育,加强新技术、新农机、新种子的推广。加强农村市场化、信息化、规模化、国际化的教育,培育具有新思想、掌握开发农业项目的新技能、新方法的新时代新一代农村青少年,做到后继有人。

       七、加大产业振兴力度,在全民小康实现后,要因地制宜,广开致富门路,提高农民收入,持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八、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整治工作,加强小流域的治理工作。

       九、加强党在农村的基层建设,建立坚强的党支部。建立清正廉洁科学合理规范高效的党和政府的农村管理队伍。从农村建设的全方位全局出发,解决传统农耕文化主要面临小农经营者缺乏保护与传承意识、传承主体存在“结构性缺失”,解决传统农耕文化传承后继乏人,解决传统农耕文化的生存基础发生巨大变化等问题。建设一个习近平新时代的新农村。

 

       作者简介

       郭    中国管理科学院、东井冈干部学院及北方工业大学客座教授

                         邓军强  红旗渠友好联合会主席 中国科学家论坛副主席

 

       消息来源:新红网

       责任编辑:张卫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