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学讲话聚力量 |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发展
发布人:彩虹   更新时间:2023-11-24    点击:93728次
  

杨金海 


微信图片_20231124224000.png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坚持马克思主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问题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要继承和弘扬我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的传统美德,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坚持社会主义道德观,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他强调:“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深入学习和贯彻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就需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和发展。

  第一,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是新形势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迫切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坚持马克思主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问题多次发表重要讲话,阐述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意义、基本原则、主要任务、重要途径、重要保证等,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我们应当认真学习和深入阐发总书记的有关论述,完成两个方面的历史使命:一方面,通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另一方面,用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中华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转化。这两个方面的任务又是不可分割的,共同服务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最终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第二,在如何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关系问题上,应当坚持历史的辩证的观点。不能把二者简单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不能一讲马克思主义,就排斥中华传统文化,认为中华传统文化都是糟粕;也不能一讲传统文化,就排斥马克思主义,甚至要用所谓新儒学等取代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这个问题上,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也要反对文化复古主义。当然,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之间有很大差别。比如,马克思主义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是古代农业文明的产物;马克思主义注重社会历史发展问题,中华传统文化注重个人的修养和人伦关系的维护等等。然而,在中国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那里,这二者的关系从来都是辩证的。中华传统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马克思主义者从来都主张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证明了这一点。在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方面,毛泽东、习近平等都为我们树立了光辉典范。在他们的文章、著作中,既有深刻的马克思主义道理,又有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积淀。实际上,在当代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等各个方面,也都体现了这一点。我们应当认真总结这方面的丰富经验,这不仅有益于我们的文化建设,也有益于中国理论的阐释和对外宣传工作。

  第三,以马克思主义为引领,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中国现代文化的全面跃升。从历史的观点看,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现代文化之源,离开中华传统文化,就不可能建设好中国现代文化。当然,中华传统文化之所以被现代文化所取代,是因为它有自身的历史局限性,即它是旧的生产方式的产物,有封建性的糟粕,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因此,它需要转化,方可实现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应当说,五四新文化运动就是中华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转化的起点。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为中华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发挥了关键作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这种文化转化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毛泽东提出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其中包括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正是在此基础上,毛泽东提出我们要建立的“中华民族的新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见《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8页。)当然,这种新文化在不同时期其内容又不尽相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的新文化主要是“反帝反封”的文化;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则主要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毛泽东说,“中国的面貌,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都不应是旧的,都应该改变,但中国的特点要保存。”(见《毛泽东著作选读》(下)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51、752页。)今天,我们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90多年来我们党领导的中华民族新文化事业的继承和发展,从历史长河的高度看,仍然是在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化。因此,我们既要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同时又要保持中华文化的特点。这就需要我们下功夫去研究、发现、挖掘中华传统文化中一切有益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东西,为我所用。实际上,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被中国人民所接受,固然有很多原因,但原因之一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有很多相通之处。比如,中华传统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哲学思想是朴素唯物主义思想、辩证法思想、实践思想、民本思想、集体主义思想、公平正义思想、天下大同思想等。这与西方传统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宗教唯心主义、个体主义等思想有很大不同,但却与作为西方传统思想之革命者的马克思主义有更多契合点。所以,我们应当深入研究和阐发中华传统文化中这些有价值的思想,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这样,我们才能加速推进中华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化,加速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第四,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正面研究和宣传,增强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光荣历史,要加大正面宣传力度,通过学校教育、理论研究、历史研究、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多种方式,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我国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深刻领会和落实习总书记这一指示十分重要。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落后以及受过去革命时代思维方式的影响,我们对中华传统文化负面研究、宣传、批判和否定较多,正面研究、宣传、肯定和吸收借鉴较少,加之西方文明和文化对我国的强势冲击以及我们大量引进西方文明和文化,一度造成了几代中国人的文化自卑心理。实际上,从《礼记》便可以看出,三千年前中国周朝的治理体系已经十分完善,所以它可以稳定发展数百年。以后历代都承继前人而又开拓创新,虽有朝代更替,但基本的治理体系发展没有中断。这是世界其他文明所难以企及的。今天,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越来越靠近世界舞台的中心,越来越接近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世界人民也越来越希望了解“中国奇迹”的历史和文化基因。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特别是知识分子应当自豪、应当自觉、应当猛醒,增强民族文化自觉和自信;不仅把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故事讲好,也把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故事讲好,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五千年绵延不断的灿烂文化。实际上,我们今天所取得的一切成果,都跟前人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密切相关。比如,中国人自古都重视对后代的教育,珍视人与人之间的友善,讲究处理问题中的协商;在治国理政方面早于西方上千年实行科层制、郡县制、科举考试制度等等。把这些正面的经验总结好,上对得起先人,下可传教于后人,还能实事求是地说明我们的历史文化和今天的成就,把中国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衔接好。这不仅是我们中国人自己应当做好的事情,也有益于世界人民对中国的了解和对中国经验的借鉴。

  第五,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理论走出去方面,尤其需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形成人们普遍能够接受的思想理论、价值观念。例如,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12个概念,“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就吸收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概念,也能够为世界人民所广泛接受。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主要的方法就是要“接地气”,包括接世界发展大势之气、中国发展现实之气,也包括接民族文化、民族语言、民族风格、民族生活方式等等之气。近百年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证明了这一点。为此,我们应当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史,总结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相结合包括与中国各民族文化相结合的丰富经验,用于今天的文化建设和理论普及工作。

  第六,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结合,归根到底要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它与中华传统文化怎样结合为好,归根到底,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和建设的胜利,特别是近30多年来领导人民取得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巨大成功,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证明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也证明了它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是完全可能的。而决不能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否采用了传统文化的概念,甚至是否实现了儒学化,为其合法性标准。我们要进一步推动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也不是纯粹文化层面的结合,而是在解决当今中国与世界面临的时代课题上的结合。

  第七,加强马克思主义德治体系、信仰体系建设,加强对全社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道德和理想信念教育,需要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成果。马克思主义既是一种科学的理论体系,又是一种科学的信仰体系。过去我们比较注重前者的研究和建设,而忽视后者的研究和建设,有的人甚至否定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信仰,这是不对的。在今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既应当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的真理体系来建设,又应当把它作为一种科学的信仰体系来建设。这两个方面的工作都十分重要,不能偏废。但是,怎样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信仰体系来建设?这确实需要认真研究,这方面的成果还不多,效果也不太理想。在这方面,我们应当借鉴传统文化的成功经验。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有十分完善的德治体系和信仰体系。这体现在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衣食住行,礼乐制度,也包括宗教载体及其制度体系等。我们要想使得马克思主义道德和信仰永远扎根于中国文化土壤,就需要建立这样的物质载体和制度载体。

  第八,我们所要建设的中国现代文化,是现代化的、包容开放的、革故鼎新的文化。它应当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所形成的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中国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中国现代文化体系至少应当包括五个方面,即现代的话语体系、哲学思维方式、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社会思想文化以及大众文化。在这一体系中,马克思主义是魂,优秀传统文化是根,丰富多样的各种文化形式是枝干,共同构成中国现代文化的参天大树。同时,它又是面向世界的新文化,能够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广泛汲取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特别是现代文明成果。因此,它能够不断发展壮大、生生不息。

  第九,我们所要建设的中国现代文化,应当融通中外,以推动构建和谐社会、构建人类新文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是什么?固然有很多,如繁荣的经济、先进的政治、和谐的社会、美丽的环境等,但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标志就是要有一套先进的、人民广泛认同的思想文化体系,其中包括先进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话语体系、学术体系、学科体系以及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有了这些思想文化,世界各国的人们就会来中国学习,中国精神也才能远播天下,不仅进入世界各国的学校、课堂、教材、研究领域,也进入大众的生活世界。我们已经有了很好的中国现代文化建设的基础,只要我们万众一心,扎实工作,我们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作者系中国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红旗渠友好合作联合会“文化顾问”) 

       消息来源:《广西社会科学》杂志

       责任编辑:张卫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