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件查询:
搜索:
“小兵”孙维华八一到医院看望参战老兵
发布人:超级管理员   更新时间:2024-09-09    点击:152471次
  

       爱心人士,北京大学特聘教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孙维华八一前到医院看望抗美援朝老兵和老将军。

微信图片_20240909082845 拷贝.jpg

       92岁的抗美援朝老兵甘桥患老年痴呆,家人都不认识,当来探望的人戴上医院特意准备的大红花向她敬礼时,她笑了,眼里流出了泪花。在她的生命中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回国那个时刻,戴上大红花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情景已经融入她的血液里,抗美援朝老兵是我们最尊敬和最可爱的人!

微信图片_20240909082852 拷贝.jpg

       经历抗美援朝战争全过程年纪最小(13岁参军)的女兵于枫,在战斗中荣立集体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集体三等功两次,回国后考取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专业,先后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民族大学工作,创建了民族大学新闻专业。离休后一直传播和弘扬抗美援朝精神,经常参加有教育意义的爱国主义活动,多次接受国家级媒体的采访。出版了洪学智题写书名的《抗美援朝前线兵站医院纪实》《一个战地医院的故事》等,如今躺在医院病床上还与军博人员沟通,“不要夸大我的功绩,一定要实事求是”。

微信图片_20240909082856 拷贝.jpg

       原中央警卫局办公厅主任赵延河将军是跟随毛主席时间最长的警卫员,从延安一直到毛主席逝世31年始终守卫着毛主席和国家领导人的安全,是共和国最忠诚的卫士。

       孙维华是七十年代初入伍的小兵,对军营有割不断的情谊,78年全国统考进入北大医学部学习,博士毕业先后在口腔医院、银行总行、中央讲师团、福建省宁德地区工作,无论做什么他都能做到最好,大学毕业在银行工作一年就 提拔为正处级干部。后选拔到中央讲师团,到福建省宁德地区教育最落后的山区学校支教,仅用一年时间,他教的400多名学生数学课,高考成绩全国领先,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在福建省调研期间他写的《三都澳开发的可行性报告》(三都澳是世界最大的深水良港)被国务院采纳,列为国家重点开发项目,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1987年破格评为正高级经济师。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红旗杂志《求是》杂志进行专题报道。36岁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微信图片_20240909082901 拷贝.jpg

微信图片_20240909082905 拷贝.jpg

       1999年底孙维华离开政界,回京与他人合作开办了口腔连锁,他把自己收入的部分全部用于做公益,他情系军营,20多年来为老红军,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抗美援越老兵和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的军人免费镶牙。

微信图片_20240909082908 拷贝.jpg

       每年为老兵镶牙免费超过一百多万元。

微信图片_20240909082912 拷贝.jpg

       孙维华夫妇为他人付出特别舍得,而他们自己却很简单,吃穿不讲究,出行打车坐地铁,经常像农民工似的,大热天在小区默默地义务搞绿化、种花、浇水、施肥、除草。小区人都说“物业这两个师傅是从哪里招来的,经常早上四点多就起来给小区花草浇水、除草,有时晚上八点多还在忙乎”。

微信图片_20240909082916 拷贝.jpg

        在“八一”到来之际,孙维华夫妇买最好的水果和保健品到医院看望为保卫祖国做出贡献的老兵们!   

微信图片_20240909082920 拷贝.jpg

        孙维华说:“我已经到了花甲之年,时间在变,不变的是军魂,环境在变,不变的是军心,社会在变,不变的是军营,事物在变,不变的是军人,一切都在变,不变的是战友情谊”。

       不变的是对当过兵人的祝福!

     (素材来自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老兵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