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件查询:
搜索:
《筑梦的力量》——企业家精神
发布人:彩虹   更新时间:2024-05-13    点击:164202次
  

1707444951373502.jpg

       编者按:红色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象征,是激发中国共产党人对理想和信念执着追求的力量之源。红色精神源于五四运动,继于1921年建党,命名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发展成熟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为了让读者能够全面学习红色精神谱系,坚定理想信念,本网从今天开始,刊发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筑梦的力量》一书,该书全面、系统、科学地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在各个历史时期创造的红色精神。该书由郭帆、廖宏、肖斌富、邓军强主编。


企业家精神


企业家精神是爱国敬业、遵纪守法、艰苦奋斗,创新发展、专注品质、追求卓越,履行责任、敢于担当、服务社会的精神.

习近平指出,新时代,中国优秀企业家要弘扬企业家爱国敬业、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精神,创新发展、专注品质、追求卓越的精神,履行责任、敢于担当、服务社会的精神。

创新已经成为企业家精神的核心内涵。无论是产品创新、模式创新,还是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无一不跟企业家有关。如果企业家缺乏创新精神,就很难对企业作出正确且有效的指导,更无法为企业注入新的竞争力,也就难以立足于市场。

党的十九大的召开,宣告了新时代的到来,而在此之前,中央首次发布的关于企业家精神的正式文件,让一直隐藏在企业背后,默默经营、奋力拼搏的企业家们,站上了国家层面的高地。随之,全国各界发起了一场关于企业家精神的大讨论。

国内企业经营者有两种称谓,商人和企业家。他们之间虽然有很多相似的成分,但实际上却有着很大的区别。所谓的商人,以利益为驱动,通俗地讲,就是以赚钱为目的来创造价值。企业家,用德鲁克的话说,则“创造价值是真实的,利润不过是结果”。

2017年9月公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是我国首个聚焦企业家精神的文件,为塑造企业家精神、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作出了规定,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该意见提出了一系列措施,要求加快建立依法平等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的长效机制。发扬企业家精神,需要形成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的市场环境;营造尊重和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社会氛围,构建峰“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引导更多民营企业家成为“亲”“清”新型动商关系的模范,更多国有企业家成为奉公守法守纪、清正廉洁自律的模范。

该意见对企业家精神的定义中,爱国敬业、遵纪守法、艰苦奋斗被放在了第一位,不论企业家精神的内涵如何发展,老一辈企业家的主要精神力量,永远不会过时。

该意见强调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和社会氛围,对企业家合法经营中出现的失误失败给予更多理解、宽容、帮助。对国有企业家因以增强国有经济活力和竞争力等为目标,在企业发展中大胆探索、锐意改革而出现的失误,只要不属于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当谋利、主观故意、独断专行等情形者,要予以容错,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

该意见提出,加强对企业家的优质高效务实服务:支持符合条件的地区和领域开展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探索;建立政府重大经济决策主动企业家问计求策的程序性规范;完善涉企政策和信息公开机制;建立健全帮扶企业家的工作联动机制。

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灵魂,冒险是企业家精神的天性,合作是企业家精神的精华,敬业是企业家精神的动力,学习是企业家精神的关键,诚信是企业家精神的基石。精益求精专注创新与发展的工匠精神,也是企业家精神。

企业家精神,是一种艰苦奋斗精神;提倡艰苦创业,不息奋斗,勤俭节约,力戒奢侈浪费。

企业家精神,是一种创新意识;要求有新思路、新策略、新产品、新市场、新模式、新发展。

企业家精神,是一种责任;体现为家国情怀,责任担当,敬业诚信、合作共赢,学习进取。

企业家精神,是一种品格;体现为冒险精神,准确判断,果断决策、坚韧执着,敢闯敢干。

企业家精神、是一种价值观;体现为创造利润,奉献爱心、服务人民,回报社会。

企业家精神,是一种文化修养;体现为广博的知识学识,高尚的道德情操,丰富的想象力。

企业家精神也是一种工匠精神。企业家使经济资源的效率由低转高,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特殊技能(包括精神和技巧)的集合。“企家”的概念从商业、管理及个人特征已拓展到了行为学、心理学和社会学领域。

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发布的《转型时期的企业家精神:特征、影响因素与对策建议——2019·中国企业家成长与发展专题调查报告》(以下称《报告》)显示,当代企业家精神呈现出五大新特征,即更讲诚信、尊重他人;更具责任,普遍有回馈社会的意愿;更重创新、善抓机遇,努力发展持续竞争优势;更加敬业,热爱事业并坚韧执着;更善思考、重视学习,注重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升。

政府要在政策、环境、产权、精神、法治五个方面做好保障和服务,培育中国企业家精神:第一,完善企业家营商的平等环境。第二,厘清政府、市场边界,拓展企业家精神生长空间。第三,构建“亲”“清”的政商关系,赋予企业家以精神正道。市场经济应是法治经济,要靠法治为市场经济护航。第四,依法保护企业家财产权利和企业知识产权。第五,塑造良好社会文化生态,厚培企业家精神土壤。

参考资料

《中央文件 36 字凝练企业家精神》,《解放日报》2017年9月26日。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http://www.gov.cn/zhengce/2017-09/25/content_5227473.htm,引用日期:2020年8月19日

《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的新内涵》,https://www sohu com/a/207548978_79806,引用日期:2020年8月19日。

《中国企业家精神呈现五大新特征》,《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年4月2日。


       欢迎原文转载,不得随意删减,否则保留法律追责权利。转载务请注明源发网站http://www.xinhonhnet.com

       预购《筑梦的力量》一书者,请于刘主任联系。手机:13007017636(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