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件查询:
搜索:
《筑梦的力量》——抗击“非典”精神
发布人:彩虹   更新时间:2024-05-07    点击:182970次
  

1707444951373502.jpg

       编者按:红色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象征,是激发中国共产党人对理想和信念执着追求的力量之源。红色精神源于五四运动,继于1921年建党,命名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发展成熟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为了让读者能够全面学习红色精神谱系,坚定理想信念,本网从今天开始,刊发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筑梦的力量》一书,该书全面、系统、科学地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在各个历史时期创造的红色精神。该书由郭帆、廖宏、肖斌富、邓军强主编。


抗击“非典”精神


抗击“非典”精神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精神。

2003年的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灾难,把中华民族推到了巨大的考验面前。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华儿女同心协力、同舟共济泻了一曲曲万众一心抗“非典”、同心协力渡难关的英雄壮歌。

抗击“非典”精神,是指2002年11月至2003年,我国一些地区发生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疫情,面对非典型性肺炎疫情这场突如其来的重大灾害,共产党员冲锋在前、勇挑重担;人民群众团结一致、相互支援;医务工作者舍生忘死、前赴后继;科技工作者夙兴夜寐、全力攻关。在党中、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奋起抗击非典型性肺炎疫情并取得了全面胜利。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但同样充满危险的战争。在这场激烈的战争中,医护人员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前赴后继,日夜奋战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各行各业的广大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进一步激发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伟大民族精神,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绚丽光彩。

危难中,白衣战士冲了上去!在抗击“非典”的最前线,广大医务工作者恪尽职守,舍生忘死,顽强拼搏,无私奉献,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邓练贤、叶欣、钟南山、姜素椿……在这些置生死于度外的医务人员的感召下,千百万普通的中国人,团结互助、和衷共济,筑起了一道抗击“非典”的钢铁长城。

处处真情涌动,处处团结一心。抗击“非典”的斗争,使全国人民紧紧凝聚。“一方有难,八方支授”,这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进一步得到升华。2003年4月22日下午,北京市场出现市民集中购买生活必需品现象,部分商品脱销。北京需要支援!这一信息传到周边省市后,从黑龙江、天津等省、市组织的 3500 吨大米、200吨面粉、50吨食用油在两天内迅速调运至北京。北京小汤山,从4月24日晓开始,400名建筑工人、500台施工机械开拔到这个没有饮用水、没有宿舍的工地。仅仅7天,这里就奇迹般地诞生了一座拥有1000 张床位、全国最大的专科传染病医院。来自军队和武警的首批医护人员,在接到征召命令后6个小时内就踏上了征程。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全党全国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部署上来,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党全国拧成一股绳,形成抗击疫病的强大合力。

团结互助、和衷共济:全社会广泛动员起来,团结一致、共同行动互相帮助、互相关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给患病群众以无微不至的关爱,给医护人员以满腔热情的支持,给发病地区以切实有力的帮助,做到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共同应对疫病的挑战。

迎难而上、敢于胜利:坚定战胜困难的昂扬斗志和必胜信念,实事求是地分析形势,沉着冷静地面对挑战,坚忍不拔地克服困难,在困难和挑战面前不惊慌、不退缩、不悲观,坚定信心,顽强拼搏,坚决同病魔斗争到底。

“民族精神让我们万众一心!”“民族精神给我们必胜的信心!”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逐渐形成、不断发展和丰富的,为本民族成员所认同和遵循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一个民族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的综合体现。中华民族在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具有亲和力、融合力的民族精神,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个民族精神,博大精深,根深蒂固,是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来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

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民族精神的感召,使方方面面的社会力量迅速动员并凝聚起来,大家众志成城、团结协作,在危难面前显示出一种可贵的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当“非典”病魔袭来,从城市到乡村,从沿海到内地,从科研和医护人员到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广泛动员起来,紧急动起来,全身心投入这场抗击“非典”的攻坚战中。在医院,医护人员打破专业的区分,竟相走上防治“非典”第一线;在社区,热心的街坊邻明主动承担起为隔离区人们做好生活保障的责任;在各个企事业单位,人们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工作,保护自己,也关爱他人。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最好继承者和弘扬者。我们党在长期的实践中,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丰富和发展着中华民族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抗洪精神,都是民族精神与时俱进的体现。抗击“非典”形成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精神,是伟大民族精神在新世纪新形势下的生动体现。它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将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抗击“非典”精神中最具时代特征的是,它给民族精神注人了“求实探索的科学精神”内涵。这精神体现在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科学决策和科学有效的管理之中,体现在科技人员艰苦专注的科技攻关之中,也体现在公众对科技的信任和运用之中。

参考资料

《抗击“非典”精神》,https://www.12371.cn/special/zgjs/kjfdjs/?S=

zkq0i,引用日期:2020年8月19日。

弓艳:《抗击非典的日子》,《解放军报》2019年9月30日。

涂用宏:《从抗击非典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http://www.cnhubei.com/200306/ca293773.htm,引用日期:2020年8月19日。


       欢迎原文转载,不得随意删减,否则保留法律追责权利。转载务请注明源发网站http://www.xinhonhnet.com

       预购《筑梦的力量》一书者,请于刘主任联系。手机:13007017636(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