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件查询:
搜索:
一位抗大学生的革命生涯
发布人:彩虹   更新时间:2024-07-31    点击:168813次
  

原雪瑞


【前言】英雄者,国之干。代县人民之有今日,都是和英雄们的名字分不开的。同学们,英烈用鲜血和生命证明了什么才是对国家和事业的忠诚。一个有温度的时代,必需缅怀英雄、致敬英雄。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民族的脊梁。对于一个向上的国家和民族而言,英雄是历史长河里的不灭灯塔,是民族图谱上的精神坐标,是昂首走向未来的信念支撑。

小姚(1919-1944年),四川省重庆人,出身富裕家庭,中等身材,追求进步,文质彬彬。据原中共代县县委书记苏藜讲,小姚家中有亲属在川军中担任要职。1942年底,小姚抗大毕业后,从延安分配到山西省代县抗日民主政府工作,不久被分配到代县四区(南山滩上),担任区助理员,善于开展群众工作,南山群众亲切地叫他姚助理。

1.jpg

小姚刚到代县时的斗争环境十分严酷,汉奸公然为日军效劳,丧心病狂地残害抗日军民和干部。据地方资料载:四区寨里村设有敌据点,南山白氏家族公开投敌当汉奸。1940年3月12日,四区区委书记赵高岐、县农会干部吴继光在滩上正沟被汉奸告密,遭追捕枪杀;县民政科长柳宗潮、县青救会主任安喜增被抓后,舌头穿了铁丝,被押到寨里当日杀害;1941年3月13日,汉奸李某带领日军到牛家渠杀害杜眉牢、张来来等无辜群众。烧毁民房一百余间,赶走烧死大批牲畜,全村满目荒凉;1941年5月4日,阳花村地主郝某指使汉奸白某密告日军小队长白岩,将阳花村49个村民强迫赶到寨里开会。然后依照预定名单将农会主任王全智、农会干部石应清、村副董考同及群众等九人抓出来,就地枪杀。1941年5月至6月间,由于四区叛徒白以清的出卖,使我党情报网络彻底暴露,情报人员大都惨遭杀害。滩上支部书记贺汝琛、副书记张冠森被严刑拷打致死;寨里共产党员宋三被倒吊梁上,让狼狗活活给咬死;南石岸村共产党员杨计成、赵官明被打断四肢后杀害。“内线”人员田海林、张如珍被百般拷打,幸亏半夜逃跑,才免于一死;其他传递情报的人员,如麻地沟的李贵贵、马桥的张芝、滩上的边银圪旦,都因身份暴露无法立足,幸好及时外逃才躲过大难。完全遭到破坏的情报网络,对抗日斗争造成重大损失。1942年2月,汉奸白某威逼山阴一区区委书记张桂芬、公安局警卫队长李肉肉带队持枪投降日军,在南山四区抗日干部中产生极坏影响和造成巨大压力。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先后有40多名县区抗日干部叛变投敌。四区区委、政府彻底垮台,全区只留下一个半干部(一名坚持斗争,一名出走他乡)。当时四区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几乎各村党群组织全被敌人摧垮,各村抗日干部大部被杀,群众普遍不敢与我方人员接头。这对初来咋到的小姚是个极大的考验。四区区长白华兴与小姚只能住在野外山洞,风餐露宿,敌情严重时他们有时一夜转移三个地点,睡不了一个安稳觉。1943年,中共北岳二地委做出进一步巩固组织工作计划,代县县委确立“扩大解放区是一切工作的中心”的思想,组织深入开展整党整风运动,壮大党的队伍。小姚跟白区长开始在各村重新组建村级党支部与抗日政权,并且在八路军配合下镇压铁杆汉奸。1943年秋,在枪杆村与白华兴一起镇压制造枪杆村惨案的一侯姓汉奸,并且多次孤身一人去牛家渠村做几家汉奸伪军家属工作,让家属转告汉奸要少做坏事,给自己留条后路。截止1943年底,代县支部发展到72个,党员发展到501人。

2.jpg

1944年春,小姚孤身一人前往王家会村取军鞋,不巧与峪口日伪军在村中遭遇,日伪军抓住了他,其中有汉奸认出他任区助理员,便让他投降给鬼子干事,答应过来给他个小队长。小姚反而动员伪军起义反正,结果话不投机,小姚当场被伪军队长胡西席开枪打死。

1944年2月,苏藜任县委书记后,作出组织全县军民对日进行战略反攻的战略决策,带领全县军民开展“挤敌人”斗争,使解放区迅速扩大。1946年11月,在党的领导下,晋察冀根据地代县人民开展了“清算、复仇”运动,向汉奸讨还血债,第一个就处决了罪大恶极的投敌分子李肉肉;1947年在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中,根据群众呼声,代县人民政府将汉奸张桂芬、王贵忠捉拿归案,分别在四区南石岸和上苑村召开群众大会,将他们处决;多作不义必自毙,镇反时,县人民政府又将逃匿的叛徒白以清、郝德本追捕捉拿,白以清被镇压,郝德本病死狱中(据《代县革命老区》)。1949年,代县建历史陵园,苏藜亲自撰写烈士塔序。小姚的名字被刻在烈士塔上,只是至今未听说家乡有人来找小姚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