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情倾三晋 功著人民——写在王庭栋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
发布人:张卫东   更新时间:2023-06-04    点击:47696次
  

刘高官

 

       特殊的日子,总能勾起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故人的怀念!
       今年是王庭栋同志诞辰100周年,也是他逝世13周年。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追忆他、纪念他,是件很有意义的事。
       85年前,在红星照耀和平定嘉河哺育下茁壮成长、年仅14岁的王庭栋,目睹了日寇在三晋大地上制造的血腥罪行后,毅然参加了革命工作,在革命这座大大熔炉里经受了淬炼、考验,最后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热情宣传者和忠实践行者。在长达七十三多年的革命生涯中,无论斗争如何艰巨、情况如何复杂,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他都从未动摇过信仰、信念和信心,矢志不渝,为中国革命、党的事业和人民幸福贡献了毕生精力。
       建国前,王庭栋曾担任邢台县委宣传部长、书记等职,历任中共邢西、武安、博爱、沁阳县委书记。建国后,他历任中共新乡地委秘书长,新乡地委第二书记,平原省委办公厅主任,河南省委代秘书长,山西省委副书记、书记,山西省第六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山西省第七届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庭栋是中共十一大、十四大代表;第七届、八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农经学会第三、四、五届副理事长,第六、七、八届顾问。2005年,在山西省委、省政府热烈庆祝抗战胜利60周年活动中,王庭栋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胡锦涛同志题写章名的纪念章和“抗战功臣”荣誉称号。然而,遗憾的是,王庭栋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0年12月2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王庭栋同志虽然离开了他一生挚爱的人民和难以割舍的土地,但“抗战功臣”这一荣誉称号昭示了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是为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共产主义理想英勇奋斗的一生。他的革命精神、崇高品德和优良作风,是我们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传承和发扬光大。

经历各种考验始终“不忘初心”


       今天,我们纪念王庭栋同志,也是一次重温革命历史,学习革命历史人物、不忘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实现伟大梦想的过程。
       王庭栋1923年出生于山西平定的一个农民家庭。早年时期,王庭栋主要在家乡读书,后来进入了平定初级中学学习。正是这段难得的宝贵的读书时光,让他认识到了这个民族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苦难,懂得了干革命、求解放、为人民的道理。“偌大的华北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随着日军不断侵略中国,1937年,王庭栋加入了山西牺盟会,开始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参加抗日救国活动。因为表现优秀,1938年,15岁的王庭栋被吸收成为党员。
       进入平定抗日县政府后,王庭栋同志陆续担任了机关事务员、秘书和冀西特委(地委)秘书等职务,他认真学习马列理论书籍,深入群众宣传党的政策,不断开办培训班,一边发展党员,一边充分调动广大群众,为建立与保卫抗日根据地发挥了巨大的作用。1940年后,王庭栋历任邢西县委宣传部部长,邢西、武安、博爱、沁阳县委书记,八路军独立营、独立团政委,新乡地委委员、秘书长,为解放战争作了很多支前工作,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
       新中国成立后,王庭栋同志被派到平原省工作,任平原省委政研室副主任、办公厅主任,平原省是建国初期设立的一个省份,省会是新乡,于1952年正式撤销。平原省撤销后,王庭栋被调到河南省工作,任河南省委候补委员、委员、副秘书长、代理秘书长等职务。王庭栋在河南担任省委秘书长期间,恰好是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高潮时期,全国各地包括河南都设立了很多农业合作社。当时河南省委有一部分干部对农业合作化运动存在不同意见,他们建议农业合作化要循序渐进,逐步推进。包括当时担任河南省委第一书记的潘复生也是这种意见,然而,上级命令农业合作化运动必须加快推进,这就导致潘复生、王庭栋等人与上级的意见产生分歧。王庭栋等人的言论被认为是反对“三面红旗”、反对“农业合作化”。1958年,河南省委专门召开了第九次全体会议(扩大),这次会议结束后,王庭栋等一批干部被免职,同时,他也被认定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被从九级降为十二级,下放到许昌地区襄城县孙祠堂公社柳林大队当社员,参加生产队劳动。1961年12月,王庭栋获得平反,重新复出工作,担任了河南省委农工部副部长,新乡地委第二书记。
       随后,开始了“文革”,这次运动,对所有共产党员来说,无疑都是一场严峻的考验。处于领导岗位的王庭栋同志同样遭受了“冲击”,但他始终“不忘初心”,坚持共产主义信仰不动摇,坚定地同“四人帮”的错误行为作斗争。就是在这种逆境中,他都始终坚信毛泽东思想是正确的,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这充分表现出了一个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和松柏节操。
       1969年底,中央决定王庭栋同志调回山西,担任了山西革委会副主任以及山西省委副书记等职务。“文革”结束后,他于1977年被任命为山西省委书记(当时设有第一书记)。担任山西省委书记后,他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关于解决山西问题的指示,致力于平反冤假错案,经过十年特殊时期后,山西遗留了很多历史问题。王庭栋同志洞若观火,复查纠正了大量的历史遗留问题,为稳定山西形势,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性,推进各项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1988年,王庭栋同志任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期间,敢于创新,发现新现象、提出新概念、建立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先后开展了对任命干部评议、对重大事项作出决议和决定等,推进了民主法治建设进程,提升了人大工作影响力。
       1993年,王庭栋同志从山西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岗位上退下来后,他老而弥坚,壮心不已,担任了三晋文化研究会的名誉会长,与一批老同志致力于对山西历史文化的研究思考,历时五年,编辑出版了《山西人名大辞典》,为推动全社会对山西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巨大贡献,对研究梳理山西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做出了重要贡献。如此丰富的工作经历,充分表明他不仅经受住战争年代血与火的严峻考验,而且经受了建设与改革年代惊心动魄的斗争磨炼,造就了他这样一位我们党久经考验的高级干部。
       在党的教育和培养下,从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出身的孩子,成长为党的高级干部,王庭栋同志把党和人民的利益始终放在首位,自觉把自己的生命与党的事业融为一体,重事业之兴衰,轻个人之进退,为兴晋富民夙兴夜寐、殚精竭虑,用自己的智慧、汗水、热血和生命,为党的事业发展、人民的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大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实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人生理想和初心使命。

“三农问题”是他最牵挂的大事

       在家庭的熏陶和影响下,王庭栋同志自幼养成了勤劳朴实、忠厚善良、善待他人、好学上进的思想品格。他同情劳动人民的疾苦,痛恨旧制度的腐朽衰败。
       在王庭栋同志一生中,无论从事什么工作,也无论职位高低,他都能坚持与广大人民群众紧密联系,打成一片,得到了河南和山西两省人民的尊敬与爱戴。
       “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天下”,这是王庭栋同志最关注的两件事,这两件事贯穿了他的一生。
       早在战争年代,他先后担任博爱县委书记、沁阳县委书记,每天都和农民打交道,他和农民同呼吸、共命运,同吃、同住、同劳动,一起搞土地改革,他让地主恶霸恨得咬牙切齿,却获得了群众拥护,因此,那个年代在太行区邢西、武安一带广为流传的一句话就是“减租清债有困难找小王”。由此可见,王庭栋同志是多么深的民心。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省委长期分管农村工作,大胆支持全省农村工作的先进典型,积极推行“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新体制。1975年第一次全国农业学大寨后,他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轻车简从,到太谷县一个村子一住就是半个月。期间,他同当地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没有任何特殊待遇。不论是抗灾救灾,还是抗旱保护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他都是身先士卒,冲在第一线。1975年到1978年,省委发出了夏天搞绿化、冬天搞农田基本建设的号召,作为省委分管这项工作的书记,他精心组织,科学安排,有力地调动了全省各地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他经常深入基层,了解群众要求,体会群众的感情,掌握群众的情绪,把人民的疾苦时时放在心上,为改善农村的生产条件和农民的生活水平,操了不少的心,特别是在扶贫开发和解决农民吃水难问题上,都大力支持,积极协调解决资金问题。
       同时,王庭栋同志注重调查研究,每次下乡调研,最先到的是田间地头,最先深入的是农民家中。他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创建农民增收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思考,并撰写了不少有理论高度、有实践指导意义的的调研报告,先后编著出版了《调查研究与解放思想——农村经济改革的切身经验》《调查研究与解放思想——“三农”问题的实践与思考》《调查研究与解放思想——农民问题的思考与探索》,这些著作凝聚了他对“三农”工作的心血和思考。今天再读这些著作,对全省“三农”战线和从事农村工作的各级领导干部仍具有指导意义。可以说,王庭栋同志的“三农”情结终生不渝。
       正是他坚决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政策,排除思想上、组织制度上和习惯势力上的种种阻力和干扰,着力纠正、改进某些偏差,全力推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尊重农民的生产自主权,从而使山西“三农”较快地扭转了过去的困难被动态势,开创了崭新局面。
       他担任山西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期间,省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两个文件,都是关于“三农”问题的。一个是关于“田”的《山西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有效保护了全省城市周边农田,遏制住了长期以来滥占和破坏基本农田的行为。一个是关于“水”的,面对山西水资源缺乏,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做出了关于兴建万家寨引黄工程的决议。从这两件大事中,就可以看到,他对山西“三农”工作倾注了大量心血和智慧。
       “久困于穷,冀以小康。”正因为它如此持久,才更为深沉;正因为它如此曲折,才更显珍贵;正因为它如此艰难,才更加震撼。
今天,我们可以告慰王庭栋同志的是:“小康”的美好愿景已经在山西变为了现实图景!“小康”,既是山西城乡发展巨变的雄壮交响,也是山西人民笑颜绽放的鲜活故事。

扭转山西“傻大黑粗”形象

       王庭栋同志善于从大局上考虑和思考
       发展问题,对山西经济如何协调发展、改变山西“傻大黑粗”形象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实践。
       1970年,周恩来总理指示山西要逐步扭转“重工业太重、轻工业太轻”这种局面。
       王庭栋同志和韩英同志通过深入调研,按照中央指示和省委要求,在全省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轻工大会战,当时有两个主阵地,一个设在太原,一个设在长治。
       1970年10月10日《山西日报》一篇报道描写了当时山西轻工业发展的景象:一是工厂增加。许多企业利用闲置设备、多余人员和下脚料,采取“母鸡下蛋”的方法兴办工厂。大厂办小厂,老厂带新厂,一厂变多厂,一大批轻工业企业应运而生。仅1970年1月至8月,全省就新办轻工业企业520多家。二是品种增多。仅1970年1月至8月,全省恢复和新增轻工业产品就达457种,大大提高了轻工业产品的自给自足能力,并填补了不少轻工业空白。三是产量增加。1970年全省主要轻工业产品的产量全部超过1966年,有的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
客观地讲,这次轻工业大会战是山西产业结构调整比较成功的一次。山西的电子表、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电风扇、自行车等工业大多是从这一时期开始起步的。
       今天,虽然山西众多的知名品牌相继消失或衰落,究其原因,复杂多样,既有社会环境等外部原因,又有企业自身的内部原因。但是,王庭栋同志组织开展的轻工大会战已经镌刻在山西经济发展的历史丰碑上。

从政治上和生活上关心知识人才

       1978年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作出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深刻影响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科技事业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轨迹。
       重视人才、渴求人才,是我们党的一贯传统。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就提出“我们应当重视专门家”,称赞知识分子“是科学战线上的尖兵”;时值“文革”结束不久,全国百废待兴,没有足够的“专家”,没有冲锋在创新创造前线的“尖兵”,百废待兴的山西,靠谁来兴?王庭栋同志对此深有体会。分管全省科技工作后,他积极贯彻全国科学大会精神,从建设现代化山西的全局高度,以战略家的眼光,为科技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鼓与呼,不仅从政治上、事业上关心知识分子,而且在生活上也给予无微不至的照顾。
       一是设身处地解决两地分居问题。当时,不少科技工作者都是两地分居,不仅造成了生活上的不便,也影响了科研工作的开展。为此,他积极想办法,和各地市及省直相关部门进行协调,在他的努力下,解决了235名科技人员家庭两地分居的问题,有效地调动了全省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是实事求是解决科技人员入党问题。王庭栋同志十分重视科技人员入党问题,他认为,科技人员是国家的财富,既要在工作上支持,更要在政治上尊重。他大力支持和发展科技工作者入党,全省科技工作者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比例大为增加。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以后的几年时间里,全省便有2782名科技人员入党。
       三是千方百计解决科技人员生活问题。当时山西省科技人员多数来自南方地区,南方人爱吃大米,在饮食上和北方人有很大区别。而当时粮食紧缺,实行的是定量供给,大米供给少,不少科技工作者因为生活不适应,提出要调回南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王庭栋同志想方设法和南方的一些省份、企业沟通协作,采取煤炭换大米的方式,换回了大米,使每个在晋工作的南方科技工作者每月可调剂供应大米五斤。就是这五斤大米,稳定了科技工作者队伍,为山西留住了一大批科技人才,他们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不断砥砺科技报国的初心和使命,真正把论文写在了三晋大地上;为促进山西省科技发展和科技强省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山西后来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奠定了坚实的科技基础。
今天,山西仍健在的老一辈科技工作者一提起王庭栋同志,就亲切的称呼他是山西知识人才的“后勤部长”。

思维敏捷睿智超群

       在王庭栋同志身上散发的品格光辉源自把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三晋传统文化相结合,逐步形成山西干部的一种精神文化,贯彻于山西的工作实践。这一点,体现在他用高超的领导艺术和睿智的头脑解决一些棘手的问题上。
       1976年3月份,一伙造反派冲击省委,要求省委主要领导快“转弯子”带头批邓。省委让王庭栋同志出面处理这件事情。王庭栋同志和造反派面对面进行斗争,他对造反派提出的无理要求坚决反对,他说,如果你们是来上访,我按信访接待,请你们派出代表来谈;如果不是,不予接待,你们这样做,不仅不利于全省稳定,还是一种违法行为。王庭栋同志这样说和做,主要是先缓冲一下造反派的嚣张气焰。于是,造反派派出了代表进行谈判。王庭栋同志和他们在省委4号楼会议室进行了集体谈话。他晓之以情、动之以理,通过耐心讲中央政策、讲厉害关系,劝他们好好工作,维护安定团结局面。在他的耐心劝解下,造反派纷纷散去,一场充满火药味即将发生的冲突被他镇定自若地化解了。
       1977年山西准备召开农业学大寨会议。在这之前,类似的会议已经开过不少次,有的是“文革”初期省核心小组召开的,有的是“军管”时期省革委召开的,有的是恢复成省委后召开的,很难统计清楚共开了几次全省农业学大寨会议。为此,省委开会讨论以什么样的主题召开这次会议。省委主要领导一时拿不定主意。就在这时,王庭栋同志提议说,就叫1977年山西省农业学大寨会议吧。省委主要领导一听有道理,这样既和以前的会议有所联系,又体现了省委的意图,当即拍板,确定了这次会议的主题。
       八十年代,山西某地区地委书记因年事已高,加上身体有病,在太原住院看病,不能正常主持工作。几个副书记也是年事已高,领导班子急需一个年富力强的同志去主持工作。前面有书记,还有第一副书记,让年轻同志去怎么排位主持开展工作?有人提议,任命为副书记,主持工作。就在大家为此讨论不休的时候,王庭栋同志建议,就叫常务书记来主持工作,一下子把难题解决了。

创办了全国首份“人民代表报”

       《人民代表报》是王庭栋同志全面主持省人大工作后创建的全国首份以人大工作为主体内容的报纸,这是一项极具创造性的工作,这体现了王庭栋同志对人大工作的影响力具有远见卓识,始终认为山西人大应当有自己的宣传阵地。时任彭真委员长亲自题写报名。正是这份报纸,推动山西人大工作迎来了高光时刻,也为山西人大工作开创新局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山西人大工作在全国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有《人民代表报》一份功劳。
       《人民代表报》创刊以来,穿越历史时空,承载岁月沧桑,报道更加活跃,质量不断提高,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风格,积极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宣传人大理论,宣传各级人大组织和人大代表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所做的突出贡献和先进事迹,一笔一画书写着人大事业的灿烂历史,以高格调、高品位、权威性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为人大的宣传工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人民代表报》是我的“精神家园”,使我在担任阳泉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期间对“什么是人大”“人大干什么”“怎样做好人大工作”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我不仅把《人民代表报》作为开阔眼界、了解形势、学习先进的工具,更把它作为指导地方人大工作实践的重要遵循,使学好、用好《人民代表报》在市人大机关和代表中间蔚然成风。
人们常说“一位大师的逝去,会带走一个时代”,但王庭栋同志的离开,却不会让那个时代和那个时代的精神终结,他就像一座高山,离我们越远,他就越显得伟岸!他的言行与精神将一直留在人们的心中,影响着山西的一代又一代党员干部……
       在特殊日子里写作是表达思念的方式,十二年前,我曾以同样的心情写下了《党员的楷模人民的榜样》,纪念王庭栋同志逝世一周年。对我来讲,文字的表达总是苍白的,好在怀念总是无限的。